流泉嬤嬤忙說:“這些小事,不必勞煩夫人。”
行過禮後,太後按例請舒娥坐下。
華東陽向太後回道:“昨日韓、許兩位醫官使,參議了一張茶飲方劑。不知娘娘是否情願服用?”
“他們如何派了你來?”太後問華東陽道。
兩人出了慶壽宮,剛走出幾丈遠,舒娥便忍不住說道:“臘梅和合歡花,醫治暑熱氣悶、食慾不振之症,可比白菊、玫瑰效驗很多呀。”
華東陽提及這些,不但是侃侃而談,的確是如數家珍,神采間更是自傲而蕭灑。太後看著華東陽娓娓道來,隻是含笑點了點頭,說道:“便按著這方劑用藥吧。”
“你這事理很明白,你是聽誰說的?”太後溫聲問道,彷彿統統如常。
據舒娥所學,哮症者聞花香花粉、吸入酷寒氛圍,極易病發,是故春季眾花齊放之時,秋冬瓜代之季嗎,要特彆防備哮症發作。書中說常有因問了某蒔花香,哮症發作之死的人。喘證對於花香花粉卻冇有如此大的忌諱。
“是下官在先賢的書中看到的。”華東陽恭敬地說道。
舒娥說道:“能使太後貴體無恙,舒娥定會不辭勞煩。”
但是舒娥卻瞥見,太後聽了這話的時候,微閉的雙眼緩緩展開,臉上閃過一絲非常的神采。隻是華東陽垂首站著,並冇有瞥見。
世人聽了,都不由莞爾。
舒娥不再說話,邊走邊在內心說話。華東陽也就跟著不語,半晌已經到了慶壽宮前。守門的小寺人出來傳報,半晌間流泉嬤嬤迎了出來。
“混鬨!”太後笑著說道,“你帶了他們的方劑來,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嗎?”隨即微微蹙眉道:“不是哀家不吃他們的藥,實在是他們的藥過分難以入口。特彆是許太醫,服他的藥諸多忌諱,人倒是勤謹得很,日日請了脈,歸去便倒換藥方。”
“此次開的是一劑健脾開胃的清冷湯飲,需金銀花、白菊花、玫瑰花、麥冬、五味子、整玉竹、酸梅七味藥材,更分量煎水。”見太後微微點頭,華東陽又說道:“本來用合歡花和臘梅花兩味也極好,臘梅花解暑生津、舒肝理氣,健脾開胃,醒腦明目,合歡花解鬱安神、開胃理氣,都是好的。隻是依著太後的風俗,換去了這兩味,用白菊花花瓣和含苞的玫瑰替代。”
舒娥快速止步,華東陽倒是嚇了一跳。舒娥回顧一笑,說道:“華醫官夙來心細,能會‘一時心急’,舒娥更是心下感激。”
“舉手之勞罷了。虺璩丣傷”華東陽淡淡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