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爽然笑道:“母後已經老了,而後朝政之事,都要由皇上做主了。身後的功過,都由他們說去吧。不知皇上是否曉得,當年我曾因那魯宗道的一些談吐耿耿於懷,乃至蕭瑟了他的先人。現在哀家倒是統統都看開了。那魯春歸是魚頭參政魯宗道之孫女,奉我命進宮。皇上不要薄待與她。”
太後悄悄咳了兩聲,低沉著聲音厲聲說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黨項拓跋氏,竟也有立國稱帝的野心!”
太後凝睇著皇上:“至於你的這番王者仁心,禎兒,母後推你為第一。”
皇上聽太後提起魯春歸,忙又說道:“請太後奉告兒臣舒娥的地點。”
皇上淺笑點頭,說道:“母後過獎。”
大理國小民弱,尚不敷為患。黨項人所盤據的夏州和吐蕃的部落倒是我朝隱患。趙德明(李德明,因向宋朝稱臣,改姓為趙)雖向我朝稱臣,倒是向來虎視眈眈,一旦我朝與遼國有戰役動亂,便會給他們可趁之機。我大宋與遼國鷸蚌相爭,數十萬將士浴血而戰,勞民傷財,卻讓他們漁翁得利,實屬不智。三也。”皇上雙手背後,在殿中緩緩踱步,侃侃而談。
皇上的神采中又是惶恐,又是高興,忙對太後說道:“母後錯讚孩兒,兒臣不敢。”
太後靜聽這皇上的一番弘論,看著他縱橫古今、傲視萬土的氣勢,眼眶潤濕,不住點頭,口中卻隻是說道:“好,好,好!”
太後看了看皇上,緩緩說道:“舒娥的先祖曹彬平生為國交戰,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奉詔出使吳越。建隆二年(961年),受太祖天子正視,升任客省使,領馬隊攻打河東平陽縣,戰降敵將等一千八百人,俘獲仇敵一千多人。乾德初年(963年),改任左神武將軍。當時方纔霸占遼州,河東引契丹六萬馬隊來打擊平晉,曹彬與李繼勳等將領在城下打敗敵軍。乾德二年(964年)率軍滅後蜀。乾德六年(968年),領軍撻伐北漢。開寶七年(974年)率水陸軍十萬攻滅南唐,次年克金陵,又決策伐北漢和攻遼。他平生軍功赫赫,太祖、太宗和你父皇都對他非常正視,實乃朝中股肱之力,這你都是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