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宮鳳棲梧桐_第三零二節 聖明君王,日月昭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皇上忙說道:“母後切勿自責,母後平生賢明公道,朝中獎飾。”

皇上點了點頭,續道:“以是我朝駐守邊疆,隻為震懾諸國,保境安民。大興兵戈,非論勝負,都將毀傷元氣,而此中的殺伐攻占,更不過是拿千萬將士的血肉去染紅江山。兩軍相爭,殺一個血流成河,生林塗炭,再趕上趙德明乘機來犯,我軍腹背受敵,卻一定能一舉光複燕雲十六州的國土。不管遼國有何動亂,都不宜輕舉妄動,隨便交戰。而是秣馬厲兵,強我兵威,療攝生息,富我百姓。我盛彼衰,此之謂不攻而攻,不戰而戰。”說完看著太後。

太後靜聽這皇上的一番弘論,看著他縱橫古今、傲視萬土的氣勢,眼眶潤濕,不住點頭,口中卻隻是說道:“好,好,好!”

大理國小民弱,尚不敷為患。黨項人所盤據的夏州和吐蕃的部落倒是我朝隱患。趙德明(李德明,因向宋朝稱臣,改姓為趙)雖向我朝稱臣,倒是向來虎視眈眈,一旦我朝與遼國有戰役動亂,便會給他們可趁之機。我大宋與遼國鷸蚌相爭,數十萬將士浴血而戰,勞民傷財,卻讓他們漁翁得利,實屬不智。三也。”皇上雙手背後,在殿中緩緩踱步,侃侃而談。

太後的目光中暴露訝異的神采,這驚奇之情漸漸收斂,隻是緩緩點頭,神采非常凝重。好久,太後說道:“你父皇平生將邊防重點定在契丹邊疆,隻道澶淵之盟今後,我大宋邊疆便無人來擾。即便當年盤據夏、綏、銀、宥、靜五州給李繼遷,也隻道他小小遊牧部落,隻要有牛羊,有牧場,又是向我朝昂首稱臣,隨了我大宋國姓,有了大宋天子的封號,便不會冒然前來進犯。”

太後說著微微歎道:“母後聽政,偶然卻不能謙虛納諫,接管言官們的攻訐,現在想來,好生汗顏。”

太後矍但是驚:“皇上但是獲得了甚麼夏州趙德明意欲倒黴於我朝的動靜?”

“哀家活到本日,曆經我朝四代,有幸見過三朝帝王。”太背工扶著椅背,緩緩站起家來,看著皇上,滿臉嘉許:“禎兒,我大宋建國至此,四位當政的天子都是文才武功皆超凡的賢明君主。但是比起胸中的這番韜略,你倒是強過了你父皇和太宗皇上,直追太祖皇上。”

皇上聽太後提起魯春歸,忙又說道:“請太後奉告兒臣舒娥的地點。”

太後看了看皇上,緩緩說道:“舒娥的先祖曹彬平生為國交戰,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奉詔出使吳越。建隆二年(961年),受太祖天子正視,升任客省使,領馬隊攻打河東平陽縣,戰降敵將等一千八百人,俘獲仇敵一千多人。乾德初年(963年),改任左神武將軍。當時方纔霸占遼州,河東引契丹六萬馬隊來打擊平晉,曹彬與李繼勳等將領在城下打敗敵軍。乾德二年(964年)率軍滅後蜀。乾德六年(968年),領軍撻伐北漢。開寶七年(974年)率水陸軍十萬攻滅南唐,次年克金陵,又決策伐北漢和攻遼。他平生軍功赫赫,太祖、太宗和你父皇都對他非常正視,實乃朝中股肱之力,這你都是曉得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