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宮鳳棲梧桐_第二七二節 寄問釵頭南飛雁,明年幾時歸珠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舒娥感激一笑,丁香又問道:“這‘笑靨兒’的色彩極好,卻不知是如何做的?”

一時舒娥出來,瞥見林公公他們則忙著從廚房裡端出一件件精奇的食品,都擺在門外的石案上。

四樣時重生果,新藕,蓮蓬,紅菱,雞頭,襯著潔白的瓷盤,精雅清爽,還散著淡淡的沁民氣脾的香。

舒娥點頭說道:“難為小魏子操心。”

丁香正翻開櫃子幫舒娥找衣服,聽了這話也笑道:“你就是打扮的太素淨,府上帶來的釵子雖好,可也不能隻這兩支,老是帶來帶去呀。上麵賞了你那麼多,也不見你帶。”

釵頭燕”典見《洞冥記》:“元鼎元年,起招靈閣,有神女留玉釵與帝,帝以賜趙婕妤。至元鳳中,宮人猶見此釵,謀欲碎之,明旦發匣,惟見白燕飛天上。後宮人學作此釵,因名玉燕釵。”義山用此典,正暗指女羽士是宮人出身。至“每朝珠館幾時歸?”係女羽士有事他去,義山來訪未見,故戲問釵燕以歸期。

巧果:七夕最為著名的應節食品。巧果彆名“乞巧果子”。《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靨兒”、“果食花腔”,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丁香伸手撫了撫衣領上麵的竹葉,說道:“好是好,可惜還是素了點。”

統共就這麼一套,還是當日在大內苦竹林中所穿的那一套,還是為三少爺遙祝生日時所繡的那一套。舒娥笑著接過衣服,嗔道:“丁香姐姐!”

很快便有太後、皇上、皇太妃、皇後犒賞下來的“摩侯羅”泥像,有泥塑的,也有木雕的,本來是佛教中的一個叫做“摩侯羅伽”的神,又叫做蟒神,是人間的廟神。太後賞賜給舒娥的有一尺大小,其他的都隻要手掌大小,雕像身上皆飾以金玉珠翠,非常精美富麗。

隻是乞巧節的熱烈,很快便將舒娥心中的愁思沖淡。夾答列傷

舒娥昂首看了看丁香的髮髻,輕聲歎道:“你不也是……惠風畢竟剛走三日。”

【注】題目原句是:寄問釵頭雙白燕,每朝珠館幾時歸。李商隱《聖女祠》:“鬆篁台殿蕙蘭幃,龍護瑤窗鳳掩扉。無質易迷三裡霧,不寒長著五銖衣;人間定有崔羅什,天上寧無劉武威?寄問釵頭雙白燕,每朝珠館幾時歸?”

丁香捧著衣服說道:“真是一找就中。”舒娥看著丁香,不解何意。丁香笑道:“因為你繡的衣服,統共也就這麼一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