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_第二百零八章 威震河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可官家更加果斷地不答應他推委,嚴令其鎮守陝西。李綱乃至使出了殺手鐧,以身材有疾為由,祈求致仕回籍養老,想以此為威脅。但趙桓彷彿鐵了心,持續十三次采納他要求退休的奏章。就在本來“如魚得水”的君臣二人乾係墮入對峙之際,朝中那位急公好義,樸直不阿的台諫長官許翰。給李綱送去了一封信,信中隻要“杜郵”兩字。杜郵,便是當年秦軍統帥白起被賜劍自刎之地。一千年前這位戰神的冤死,讓本來想跟官家死磕到底的李綱膽戰心驚,終究覺悟,與白起那斐然戰績比擬,本身的擁立之功確切算不得甚麼,因而受命。

當時的樞密使王欽若擁戴道:“此輩常從父兄征行,兵甲位伍,熟於聞見,又免廢農畝而奪耕民,真悠長之畫也。”

在河東義兵看來,徐總管的定見,那就是朝廷的態度。一來佩服紫金虎的威名,二來又獲得“朝廷”必定,河東義兵範圍小的,便經常襲擾粉碎李植的偽軍。範圍大的,搶先占了城池,乃至反攻被李軍侵犯的府州縣。李植號稱領受十二處府州,實在隻到汾州一線。近半河東府州,要麼處於失控狀況,要麼就被義兵占據。

等看完李綱的奏報以後,徐紹大喜!好小子,給你加個“河東義兵總管”,本來是官家因你資格太淺,官階也不高,怕人小覷你,用心拿個不太正式的職務舉高你的身價。冇想到,你小子竟給鼓搗出二十幾萬人馬!

這話卻讓李綱摸不著腦筋了,我都被攆出東京,底子冇法參與朝廷樞要,還能有使上甚麼勁?遂問道:“子昂此言何解?”

義兵本來是一支能夠藉助的首要力量,可東京方麵不太在乎,對於河北義兵求援的要求經常置之不睬,這才讓高世由停頓神速。反觀河東則不然,徐衛是河東義兵總管,一到任就當即聯絡河東各路義兵,在摸清義兵環境後,唆使各路義兵首級,此後的抗戰情勢將非常龐大,要謹慎防備。同時也鼓勵他們,說金軍元氣已傷,短期以內不會有大範圍的南下行動。李植隻能招降納叛,拚集軍隊來侵犯府州,號令他們尋機而戰。

現在,汗青固然竄改了原有軌跡。但信賴女真人這類“以南製南”的戰略不會竄改。試想,汗青上金軍兩次南侵,本身都冇有多大的喪失。但現在分歧,第二次南侵,粘罕的西路軍喪失頗大,而斡離不的東路軍幾近是全軍淹冇。這對戶口本就未幾的金國而言,無疑是一個打擊。短期以內,對方有力再集結重兵來犯,但大宋兩河的防務已經被他們完整摧毀,冇來由到嘴的肥肉不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