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何灌又宣佈了幾份晉升令,此中徐勝因河東以及定戎的軍功,得擢承宣使,加侍衛步軍副都批示使頭銜,任陝華經略安撫副使兼兵馬副都總管,給弟弟作幫手,仍知同州。
“卑職在!”曲端霍然起家,行至堂中,抱拳垂首。
何灌嘉獎了建功受賞的將帥們幾句後,話鋒急轉,滿麵肅容道:“此次抗金作戰,雖有多量將佐為陝西柱石,立下赫赫軍功。但也有那麼幾小我,自發得在陝西呆得久,站得穩,鄙視兩司,枉顧軍法,對於上峰下發的軍令置若罔聞!乃至使多量州縣為金軍所掠,無數百姓蒙受搏鬥!對於此等人,我不跟你說廉恥,本官隻問你,你是當誰的官!帶誰的兵!”
至於改知華州,那也是定製。統統的經略安撫使,都兼著本路裡的一個知州或是知府。隻不過徐衛都改知他處地,還兼管定戎,算是個慣例。
迎著合座軍中前輩諦視的目光,徐衛平靜自如,起家上前行了一禮:“卑職在。”
三月二十,徐家三兄弟都接到了製置司下發的號令。前去京兆府彙報軍情。定戎一役,宋軍擊敗金軍主力,為宋金開戰以來未有之勝利。這場戰役,在種師中親身批示下,徐原徐勝緊密共同下,以及徐衛的及時聲援下得以勝利。是以,世人都猜想,此去長安恐怕不但僅是彙報軍情這麼簡樸。
二十一日,徐衛因間隔京兆府較近,先於兩位兄長達到長安城,這日下午,徐原徐勝也前後趕到,都在飽驛住下,等候兩司長官召見。冇兩日,製置司來人傳話,說是何少保見召。三兄弟遂偕同而去。
徐四徐九兩個麵麵相覷,徐大帥?不是在你背後麼?老花眼了?還是受兵敗權奪的打擊,精力變態了?
何灌亦還一禮,放動手後又道:“而耀州一戰,敵手雖是金軍偏師,但卻一起攻陷丹州、鄜州、坊州等地,威脅長安。幸賴製置司都統製曲端,集諸路之兵,大敗頑敵於長安之北。經本官與宣撫相公商討,特嘉獎以下,曲端服從!”
製置司疇前隻是臨時機構,遇戰事而設,任命製置使一員,為戰時地區軍事統帥,事畢即罷。但趙桓設“詳議司”,檢驗祖宗家法。決定一改疇前弊端,試行以武臣率領軍隊,批示作戰。是以先在陝西六路常設製置司,以親信大臣何灌節製六路兵馬。
何灌從帥案上拿起一道晉升令,雙手展開,中氣實足地唸叨:“加曲端左金吾衛大將軍,代行環慶經略安撫使權柄,仍兼製置司都統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