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87章 青衣水 桓水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溫水(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故林邑兵器戰具,悉在區粟。多城壘,自林邑王範胡達始。秦餘徙民,染同夷化,日南舊風,變易俱儘,巢棲樹宿,負郭接山,榛棘蒲薄,騰林拂雲,幽煙冥緬,非生人所安。區粟建八尺表,日影度南八寸,自此影以南,在日之南,故以名郡。

北寶既臻,南金闕貢,乃命偏將,與龍驤將軍交州刺史檀和之,陳兵日南,修文服遠。二十三年,揚旌從四會浦口,入郎湖。軍次區粟,進逼圍城,以飛梯雲橋,懸樓登壘。鉦鼓高文,虎士電怒,風烈火揚,城摧眾陷,斬區粟王範扶龍首,十五以上,坑截無赦,樓閣雨血,填屍成觀。自四會南入,得盧容浦口。晉太康三年,省日南郡屬都城尉,以其所統盧容縣,置日南郡,及象林縣之故治。《晉書隧道記》曰:郡去盧容浦口二百裡,故秦象郡,象林縣治也。永和五年,征西桓溫遣督護滕畯,率交、廣兵伐範文於昔日南之盧容縣,為文所敗,便是處也。退次九真,更治兵,文被創死,子佛代立。七年,畯與交州刺史楊平,複進軍壽泠浦,入頓郎湖,討佛於日南故治。佛蟻聚連壘五十餘裡,畯平破之。佛逃竄川藪,遣大帥麵縛請罪軍門。遣軍人陳延勞佛,與盟而還。康泰《扶南記》曰:從林邑至日南盧容浦口,可二百餘裡。從口南發。往扶南諸國,常今後口出也。故《林邑記》曰:儘紘滄之徼遠,極流服之無外,地濱滄海,眾國津逕。鬱水南通壽泠,即一浦也。浦上承交趾郡南都官塞浦。《林邑記》曰:浦通銅鼓外,越安寧黃岡心口,蓋藉度銅鼓即越駱也。有銅鼓,因得其名。馬援取其鼓以鑄銅馬。至鑿口,馬援所鑿,內通九真、浦陽。《晉書隧道記》九德郡有浦陽縣。《交州記》曰:鑿南塘者,九真路之所經也。去州五百裡。建武十九年,馬援所開。《林邑記》曰:外越紀粟望都。紀粟出浦陽,渡便州至典由,渡故縣至鹹驩。鹹驩屬九具。

《交州外域記》曰:從日南郡南去,到林邑國,四百餘裡。準逕符合,但是城故西捲縣也。《地理誌》曰:水入海,有竹可為杖。王莽更之曰日南亭。《林邑記》曰:其城治二水之間,三方際山,南北瞰水。東西澗浦,流湊城下。城西折十角,四週六裡,一百七十步,東西度六百五十步,磚城二丈,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