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73章 沔水下(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淮水又東,油水注之。水出縣西南油溪,東北流逕平春縣故城南。漢章帝建初四年,封子全為王國。油水又東曲,岸北有一土穴,徑尺,泉流下注,沿波三丈,入於油水,亂流南屈,又東北注於淮。淮水又東北逕城陽縣故城南,漢高帝十二年,封定侯奚意為侯國,王莽之新利也。魏城陽郡治。淮水又東北與大木水合,水西出大木山,山即晉車騎將軍祖逖自陳留將家出亡所居也。其水東逕城陽縣北,而東入於淮。淮水又東北流,右會湖水,傍川西南出,窮溪得其源也。淮水又東逕安陽縣故城南,江國也,嬴姓矣。今其地有江亭。《春秋·文公四年》,楚人滅江,秦伯降服出次,曰:聯盟滅,雖不能救,敢不矜乎?漢乃縣之。文帝八年,封淮南厲王子劉勃為侯國,王莽之均夏也。淮水又東,得溮口水源,南出大潰山,東北流翼帶三川,亂流北注溮水。又北徑賢首山西,又北出,東南屈,逕仁順城南,故義陽郡治,分南陽置也。晉太初初,以封安平獻王孚宗子望,本治在石城山上,因梁希侵逼,徙治此城。梁司州刺史馬仙琕不守,魏置郢州也。

穀水南出鮮金山,北流,瑟水注之。水出西南具山,東北逕光淹城東,而北逕青山東,羅山西,東北流注於穀水。穀水東北入於淮。

又東過原鹿縣南,汝水從西北來注之。

又東至新野縣西,東入於淯。

《地理誌》曰:南陽平氏縣,王莽之平善也。《民風通》曰:南陽平氏縣桐柏大複山在東南,淮水所出也。淮,均也。《春秋說題詞》曰:淮者,均其勢也。

按《山海經》雲:澳水又北入視,不注比水。餘按呂忱《字林》及《難字》,《爾雅》並言氵藥水在比陽,脈其川流所會,診其水土津注,宜是氵藥水,音藥也。比水又西南,曆長岡月城北,舊比水右會馬仁陂水,水出潕陰北山,泉流競湊,水積成湖,蓋地百頃,謂之馬仁陂。陂水曆其縣下西南,堨之以溉田疇。

焦湖東注,謂之潤水,逕汝陰縣東,逕荊亭北而東入淮。淮水又東北,窮水入焉。

淮水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東北過桐柏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