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58章 陰溝水 汳水 獲水(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義熙十二年,霖雨驟澍,汴水暴長,城遂崩壞。冠軍將軍,彭城劉公之子也,登更築之。悉以塼壘,宏壯堅峻,樓櫓赫奕,南北所無。宋平北將軍、徐州刺史河東薛安都,舉城歸魏,魏遣博陵公尉苟仁、城陽公孔伯恭援之,邑閤如初,觀不異昔。自後毀撤,一時俱儘。間遺工雕鏤尚存,龍雲逞勢,奇為精美矣。城之東北角,起層樓於其上,號曰彭祖樓。《地理誌》曰:彭城縣,古彭故國也。

汳水又東逕黃蒿塢北。《續述征記》曰:堂城至黃蒿二十裡。汳水又東逕斜城下。《續述征記》曰:黃蒿到斜城五裡。《陳留民風傳》曰:考城縣有斜亭。

又東至彭城縣北,東入於泗。

《漢書·地理誌》曰:獲水也。《十三州誌》曰:首受甾獲渠,亦兼丹水之稱也。《竹書編年》曰:宋殺其大夫皇瑗於丹水之上。又曰:宋大水,丹水壅不流。蓋汳水之變名也。猚水自蒙東出,水南有《漢故繹幕令匡碑》。匡字公輔,魯府君之少子也。碑字碎落,不成尋識,竟不知所立光陰也。猚水又東逕長樂固北,己氏縣南,東南流逕於蒙澤。《十三州誌》曰:蒙澤在縣東。《春秋·莊公十二年》,宋萬與公爭博,殺閔公於斯澤矣。猚水又東,逕虞縣故城北,古虞國也。昔夏少康逃奔有虞。為之庖正。虞思因而妻之以二姚者也。王莽之陳定亭也。城東有《漢司徒盛允墓碑》。公子伯世,梁國虞人也。其先奭氏,至漢中頁,避孝元天子諱,改姓曰盛。世濟其美,以迄於公。察孝廉,除郎,累遷司空、司徒,延熹中立。墓中有石廟,古刹傾頹,基構可尋。猚水又東南逕空桐澤北。澤在虞城東南。《春秋·哀公二十六年》冬,宋景公遊於空澤,辛己,卒於連中。大尹興空澤之士,千甲,營私自空桐入,如沃宮者矣。猚水又東逕龍譙固,又東合黃水口,水上承黃陂,下注猚水,猚水又東入櫟林,世謂之九裡柞。猚水又東南逕下邑縣故城北,楚考烈王滅魯,頃公亡,遷下邑。又楚、漢彭城之戰,呂後兄周,軍於下邑。高祖敗,還從周軍。子房肇捐地之策,收垓下之師,陸機所謂即謀下邑者也。王莽改名下治矣。猚水又東逕碭縣故城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