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58章 陰溝水 汳水 獲水(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然不經見,可貴而詳。按《秦寧公本紀》雲:二年伐湯,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湯。但是周桓王時自有亳王號湯,為秦所滅,乃西戎之國,葬於征者也,非殷湯矣。劉向言殷湯無葬處為疑。杜預曰:梁國蒙縣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湯塚,其西有箕子塚今城內有故塚方墳,疑即杜元凱之所謂湯塚者也。而世謂之王子喬塚。塚側有碑,題雲:《神仙王子喬碑》,曰:王子喬者,蓋上世之真人,聞其仙不知興何代也。博問道家,或言潁川,或言產蒙,初建此城,則有斯邱,傳承先民,曰王氏墓。暨於永和之元年,冬十仲春,當臘之夜,墓上有哭聲,其音甚哀。附居者王伯怪之,明則祭而察焉。時天鴻雪,下無人徑,有大鳥跡在祭奠處,擺佈鹹覺得神。厥後有人著大冠,絳單衣,杖竹,立塚前,呼扌采薪孺子伊永昌,曰:我,王子喬也,勿得取吾墳上樹也。俄然不見。時令泰山萬熹稽故白叟之言,感精瑞之應,乃造靈廟,以休厥神。因而好道之儔,自遠方集,或糸玄琴以歌太一,或譚思以曆丹田,知至德之宅兆,實真人之先人。延熹八年秋八月,天子遣使者奉犠牲致禮,祠濯之敬,肅如也。國相東萊王璋,字伯義覺得崇高所興,必有銘表,乃與長史邊乾遂樹之玄石,紀頌遺烈。觀其碑文,意似非遠,既在逕見,不能不書存耳。

汳水又東逕貰城南,俗謂之薄城,非也。闞駰《十三州誌》覺得貫城也,在蒙縣西北。《春秋·僖公二年》,齊侯、宋公、江、黃盟於貫,杜預覺得貰也,雲:貰、貫字類似。貫在齊,謂貫澤也,是矣。非此也。今於此地,更無他城在蒙西北,惟是邑耳。考文準地,貰邑明矣,非亳可知。汳水又東逕蒙縣故城北,俗謂之小蒙城也。《西征記》:城在汳水南十五六裡,即莊周之本邑也,為蒙之漆國吏,郭景純所謂漆園有傲吏者也。悼惠施之冇杜門於此邑矣。汳水自縣南出,今無複有水,惟睢陽城南側有小水,南流入於睢。城南二裡,有《漢太傳掾橋載墓碑》。載字元賓,梁國睢陽人也。睢陽公子,熹平五年立。城東百步有石室,刊雲:漢鴻臚橋仁祠,城北五裡,有石虎、石柱而無碑誌,不知何時建也?

文穎曰:彭城,故東楚也,項羽都焉,謂之西楚。漢祖定天下,覺得楚郡,封弟交為楚王,都之。宣帝地節元年,更加彭城郡。王莽更之曰和樂郡也,徐州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