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25章 濁漳水(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又東北過屯留縣南潞縣北。

漳水又北,滏水入焉。漳水又東,逕梁朝城南。《地理民風記》曰:鄴北五十裡有梁期城,故縣也。漢武帝元鼎五年,封任破胡為侯國。晉惠帝永興元年,驃騎王浚遣烏丸渴末逕至梁期。候騎到鄴,成都王穎遣將軍石超討末,為末所敗於此也。又逕平陽城北。《竹書編年》曰:梁惠成王元年,鄴師敗邯鄲之師於平陽者也。司馬彪《郡國誌》曰:鄴有平陽城。即此地也。

服從縣東北流。

衡漳故瀆東北逕南曲縣故城西。《地理誌》,廣平有南曲縣。應劭曰:平恩縣北四十裡有南曲亭,故縣也。又逕曲周縣故城東。《地理誌》曰:漢武帝建元四年置,王莽改名直周。餘按《史記》,大將軍酈商以高祖六年封曲周縣為侯國。

漳水又東北,逕列人縣故城南,王莽改名之為列治也。《竹書編年》曰:梁惠成王八年,惠成王伐邯鄲,取列人者也。於縣左合白渠故瀆。白渠水出魏郡武安縣欽口山,東南流,逕邯鄲縣南,又東與拘澗水合。水導源武始東山白渠,北俗猶謂是水為拘河也。白渠水又東,又有牛首水入焉。水出邯鄲縣西堵山,東流分為二水,洪湍雙逝,澄映兩川。漢景帝時,七國悖逆,命曲周侯酈寄攻趙,圍邯鄲,相捍七月,引牛首拘水灌城,城壞,王他殺。其水東入邯鄲城,逕溫明殿南,漢世祖擒王郎,幸邯鄲,書臥處也。其水又東,逕叢台南,六國時趙王之台也。《郡國誌》曰:邯鄲有叢台。故劉劭《趙都賦》曰:結雲閣於南宇,立叢台於少陽者也。今遺基舊墉尚在。其水又東曆邯鄲阜,張晏所謂邯山在東城下者也。

又東北過曲周縣東,又東北過钜鹿縣東。

縣故赤翟潞子國也。其相豐舒,有俊才,而不以茂德。晉伯宗數其五罪,使荀林父滅之。闞駰曰:有潞水,為冀州浸,即漳水也。餘按《燕書》,王猛與慕容評相遇於潞川也,評鄣固山泉,鬻水與軍,入絹匹,水二石。無佗大川,可覺得浸,統統巨浪長湍,惟漳水耳,故世人亦謂濁漳為潞水矣。縣北對故台壁,漳水逕其南,本潞子所立也,世名之為台壁。慕容垂伐慕容永於宗子,軍次潞川。

漳水又東北流,逕襄垣縣故城南,王莽之上黨亭。

又東出山,過鄴縣西。

漳水出鹿穀山。與發鳩連麓而在南,《淮南子》謂之發苞山,故異名互見也。

銅鞮水又東南流,逕頃城西,即縣之下虒聚也。《地理誌》曰:縣有上虒亭、下虒聚者也。銅鞮水又南,逕胡邑西,又東,屈逕其城南,又東,逕襄垣縣入於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