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其他
加“家”“舍”
稱歸天的長輩
申
□□十歲
十二時候
三十歲
曹:當代官署內分科辦事的單位。
一更
禦史:先秦為在君主擺佈掌文書檔案,記錄等事的官。秦漢今後開端有彈劾糾察不對之權。
21-
女子十三四歲
隅中
春秋
紀日法
7
1
稱平輩
表叔侄乾係
2、敬稱―稱彆人
舉例
弱冠
不滿週歲
亥
辰
2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稱對方的字號齋名諡號官名籍貫為官之地偶然或幾項兼稱。
序號
求寺人後,得二從子
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進入初伏的那一天。
州、郡、道、路、府、省:”州“為行政區劃,曆代數量分歧,上古說九州,漢時十三州,三國十八州,唐三百多州。大洲又稱”府”。漢時,州設刺史,又改稱州牧,為軍政最高長官;宋朝州的長官為“知州”,都由朝臣擔負。“郡”,行政地區名,秦時天下分為三十六郡,隋唐時改郡為州,郡長官為郡守,漢時稱太守,厥後作為知府或刺史的彆稱。”道“,唐朝始設的行政單位,略相稱於漢朝的州;宋時改”道“為”路“,清答覆為”道”,屬省管,比州,府大。唐朝“府”附屬於“道”,宋附屬於“路”。省本領中心官署名,指中書省,厥後成為行政區名。省的最高行政長官為“巡撫”。
14
3-5
四更
11
老妣
加“令”“仁”“賢”
傍晚
國君
5-7
總髻
寡人朕
百歲
1、謙稱―稱本身
6
19
7-9
耄耋之年
編輯
2、元夜:即上元之夜,農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賞燈節
稱呼風俗
21
十歲以下兒童
防盜章,明天替代
稱對方為“公”“君”“吾子”
賢弟仁兄令堂
1、年號編年法:我國最早的編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為序數,至歸天為止。如:魯僖公元年,魯莊公十年。從西漢武帝建元起,以年號編年,用“元,二,三……”為序,改換年號則重新開端。如:元嘉元年,漢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須竄改年號重新編年,稱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孩提
耳順(花甲)
黎明
十五歲(為成年)
24-2
國子監:官署名,掌管五品以上官僚後輩,或稱國粹或稱太學,設祭酒一人,司業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