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知日月正閏。生十二葉,邊有六葉,從下數一葉為一月,閏則十三葉,葉小者即知閏何月也。不生則九州異君。
梅梁
斑竹
會稽禹廟有梅梁,雷雨之夜,其梁飛出,五鼓複還。曉視梁上常帶水藻,後為梅太守易去。
麵樹
《拾遺記》:顧逢國有樹似石榴,采其花汁注甕中,數日成酒,味甚美,名其樹曰酒樹。
桐曆
名桄榔樹。樹大四五圍,長五六丈,洪直無枝條,其顛生葉,不過數十,似栟櫚;其子作穗,生木端;其皮可作綆,得水則柔韌。胡人以此聯木為舟,皮中有屑如麵,多者至數斛,食之,與常麵無異。
樂浪之東有背明之國,有虹草,枝長一丈,葉如車輪,根大如轂,花似朝虹之色。齊桓公伐山戎,國人獻其種而植於庭,以表伯者之瑞。
護門草
神農於羊頭山(潞安宗子縣)得佳穀,宋真宗始給民占城稻種(今糯米)。
能夠禦水,實在曰薲,狀如葵,味如蔥,食之已癆,又令人入水不溺。
邵平瓜
季劄墓宿世草,其形如掛劍,故名。可療心疾。
鄭玄字康成,居城南山中傳授。山下有草如薤,葉長而細,堅固非常,時人名為“康成書帶”。
草如劍形,上有七星,列如北鬥。
泰安州東嶽廟東廡,有漢武帝手植柏六株,枝葉鬱蒼,翠如銅綠,扣其他乾,如擊金石,硜硜有聲。曹操時赤眉反叛,大斧斫之,見血而止。今有斧創尚存。
翣脯
潘章有美容,與楚人王仲先交厚,死則共葬。塚上生樹,柯條枝葉,無不相抱。故曰共枕樹。
宋艮嶽八芳草,曰金蛾,曰玉蟬,曰虎耳,曰鳳毛,曰素馨,曰渠那,曰茉莉,曰含笑。
骨牌草
劉小鶴言:未央宮址,其地丈餘,草皆紅色,相傳為韓淮陰受刑之處,其憤懣之氣鬱結而成。
號柘樹也。枝長而勁,烏集之,將飛,柘枝反起彈烏,烏乃呼號。以此枝為弓,快而有力,故名烏號之弓。
李衡為丹陽太守,於龍陽洲上種橘千樹。臨終,敕其子曰:“吾州裡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足用矣。”
木奴
嶧縣孟子廟,有唐太宗手植槐,枝葉蓊鬱,軀乾茁壯而矮。
晏子曰:“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類似,實在味分歧。水土異也。”
世嘗言:“金井梧桐一葉飄。”梧桐葉上有黃圈文如井,故曰金井,非井欄也。
共枕樹
烏樹
生深山當中,狀似黃精,入口口裂,著肉肉潰,名曰鉤吻,食之即死。但其花紫,黃精斑白;其葉微毛,黃精葉光滑,以此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