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黛閒閒的靠在車壁上,聽杜若將這一段舊事娓娓道來,卻也感覺非常風趣。
淩遠萱氣恨恨的瞪她一眼,道:“我倒是今兒才曉得,本來九姐姐竟是這般促狹!從今今後,我再有甚麼話,可都不敢同你說了!”
陸夫人冷了臉道:“老太太是老太太,我是我。非是我悖逆傲慢,非議長輩。而是現在老太太年紀大了,慮事也過分簡樸!現在那人雖因不良於行的原因,辭去了太子之位,但也還是親王之尊。隻這個身份,外頭便不知有多少人家變著法兒的想將自家如花似玉的閨女送去,但那王府這些年可留過一個?老太太倒新奇,彆人都挑生得好的送去,她卻挑上了那丫頭,遮莫是要彆出機杼、自出機杼?”言辭當中竟是極近刻薄冷峭。
觀音山,原是平京南郊的一座小小丘陵。明帝時候,中宮之位空懸,王貴妃有寵,明帝亦成心冊封其為皇後。然因貴妃無子之故,朝臣阻力重重而不能行。
時將臘月,恰是一年之末,來觀音山許願、還願之人自是極多。這一日偏又氣候極好,山下香客便愈發摩肩接踵,絡繹不斷。淩府馬車一起緩緩自山道緩緩而上,倒是行至廟門口,方纔停了下來。廟門前頭,早有一名灰衣女尼候著,見世人過來,便忙迎了上來。
遠黛見她如此,也終是忍不住笑了出來,一麵扒開淩遠萱的手,一麵笑道:“罷了罷了,我不說你便是了!你看看你,鬢髮都亂了!”
淩府的此次觀音山之行,足足動用了五十餘名仆人、仆婦,或乘車或騎馬,一起陣容實在不小。這遙遠黛與淩遠萱姊妹二人同車,那邊羅氏卻與陸夫人同車。
車內寂靜一刻後,羅氏畢竟還是緩緩道:“老太太的心機,我不信嫂子全無所知!”
殿口早稀有名小尼候著,見了世人,忙迎了上前。世人便依長幼,一一拈香上前叩拜。叩拜完後,那邊便有人捧了香火冊來,陸夫人等各自認捐香油。及至送到遠黛跟前時,遠黛便自掃了一眼,卻見本身上頭郭氏認捐了百兩紋銀,她便也提了筆,寫了個紋銀五十兩。
淩遠萱急的隻是撲疇昔捂遠黛的嘴:“你還說,還說!”
寺廟完工不到三月,貴妃果然一舉成孕。十月期滿,得一皇子,便是明帝以後的文帝。王貴妃也因之順理成章的坐上了皇後寶座。貴妃得償心願,表情自是絕佳,便又求了明帝,使觀音山不獨為皇家寺廟,而受天下香火供奉,以完觀音救苦救難的慈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