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疏_第41章 (4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凡夫暗淡。不覺遷訛。彼等鹹得五種神通。唯除漏儘 此料揀也。魔與諸天皆修禪定。故得五通。凡夫煩惱一未曾伏。故雲暗淡。彼諸魔王。欲界之主。統此國土覺得所居。總攝有情覺得公眾。故得道者。必出魔界。共感國土必傾搖耳 二反顯

二受陰三。一儘未儘相二。一明區宇

是人則能超出劫濁。觀其所由。堅毅妄圖覺得其本 結益也。超劫濁者。以劫濁是色陰之體。最後一念能所才立。便是空見不分。名為劫濁。從無忽有。有即色也。今破色陰。是故超出。堅毅妄圖者。覺明堅執。質礙便成為色之體。故雲堅毅。問色陰粗顯。觀中先破劫濁最細。何得卻超。答以起時無前後。故破時兼粗細。文不累書。故見生起有次第耳。又色陰屬現相。現相是本識。今色陰破即現相破。現相破即動本識。本識難道劫濁。故得超也。信哉初心便有破無明分耳 二正明現境十。一身能出礙

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雲何空中統統國土而不振裂 前文雲。漚滅空本無況複諸三有。故知。眾生共業所感國土及空。一人返妄歸真始覺合本。其所感者隨妄消殞。前文雲。諸器人間應念化成無上知覺。然發真者。合覺之時。雖但見覺無妄可生。此無生妄。未發真者見是實有。其妄所感共變國土。為智所了。寧不振裂。由是諸佛成道。動諸天下。必不徒然 二彆示降魔二。分歧魔興二。初因悟動魔二。一正明

又以此心研討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販子街巷親族家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地。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識心通靈因定功發。飛出隔見。遠近皆然。逼極之功。非因妙證 十師體變移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九(之一)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九(之二)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儘。則諸離念統統奪目。動靜不移。憶忘如一 示入正定之便利也。此如前文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即此文雲消落諸念等。圓覺亦雲於統統時不起妄念也。彆離不起。故雲念儘。離念奪目者。即前文雲。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也。動靜下釋離念行相也。入逃亡所。境不能隨。故雲動靜不移。由澄諸念。彆離稍寂。故雲憶忘如一。起信即雲止統統境地相。今經即雲消落諸念。能所二緣。經論互舉耳

又以此心成績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江山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亮遍滿。又見恒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富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停滯。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地。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厭穢忻淨積想所凝。圓定功深感斯妙境耳 九他方夜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