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光相然。暉映無儘。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疇前少光。更發多光。光相轉增名光光相然。光相圓明映十方界。境隨光淨遍成琉璃。由定漸增。定光發照必無涯際。名無量光 三光音天
吸持圓光成績教體。發化清淨利用無儘。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接收任持無量淨光。以表言詮。名為教體。此光表詮離諸粗重。故雲發化清淨。隨機開示無不瞭然。故雲利用無儘。以二禪界地無前五識。但用光亮覺得表詮。以光為音。名光音天 二結
天下身心統統圓淨。淨德成績勝托現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遍淨天 前雖徹意地樂。止在身心未名為遍。今則遍於依正。樂淨圓融。天下身心無處不遍。殊勝妙樂以成淨德。言勝托者即此淨樂。是彼行者所依勝處。證此樂故名之為歸 二結
無人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瞭然超出。命終以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安閒天 行事交者此亦橫陳也。前雖亡味。會境猶起欲心。此則偶然。故雲瞭然超出。然今且約無粗相說。豈亡微細愛慾。以未離欲界故。化無化者。化即第五天。無化即下諸天。俱舍雲。樂受用他所竄改五欲境故。以有安閒力遣他竄改而受用之。故雲他化安閒。上之六天。皆因欲心漸輕得報漸勝。若情慾重者必不生天。俱舍頌雲。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淫。亦明受欲輕相也 二結示
但能執身不可淫慾。若行若坐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專意在此。故雲但能執身等。馳念俱無者。由行六行厭下欲界是苦粗障忻上色界是淨妙離。故得欲界惑伏。名愛染不生。由是命終即生色界。故雲無留欲界。此即粗苦不起淨相現前。便是淨定。味此而生。名為梵眾。即凡夫所修六行伏惑之所感也 二梵輔天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美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王為梵主。故雲統攝。戒定慧具。故雲美滿梵行。此結前也。澄心下正明此天放心轉勝。故雲澄心不動。定光亮發。故雲寂湛生光。二禪已上。離覺觀故。無有說話。但以放心發光。以光勝劣分其位次。此天喜相初生。慧光尚劣。名少光天 二無量光天
我無慾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以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竄改天 偶然於境。境自橫來。境自故意己何所味。故雲味如嚼蠟等。以樂竄改五欲之境而受用故 六他化安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