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為天下。靜成虛空。虛空為同。天下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起便是動。動即異相。異名不同為天下體。世為遷流。界為方位。前後改轉隔彆分歧。故名天下。皆由內有異相為本。故雲起為天下。靜即同不異名不異。形前不同動亂。故名為靜即虛空之體也。虛空無不同動轉。由內有同相。對動之靜為此因故。故雲靜成虛空。虛空下二句結由二相也。彼無下指現相。亦名現識。此就梨耶三相具足成績位。說名真有為法。以能成績八識六塵及根身種子等。前之二相雖亦有為。三相未具。能事未辦。故成績位方說有為。又此一相名無同異。濫前所說真如覺體亦無同異。故此特指是有為法。即知非是真無同異。無同異言真妄俱有。由此揀故無相濫失。然此三相。說雖次第起即同時。所感外器虛空及有情根。一念頓現。亦非前後。不成以說之次第而責現以後先耳 二正明果相三。一天下相續二。一辨其相二。一明四輪所起四。一風輪
同異發明。是以複立無同無異 起信名為現相。故論雲。以依能見故。境地妄現。離見則無境地。此則梨耶三境現也。今雲同異發明者。由前同異二相相形顯發故。遂令心相轉粗能成外境。形對前二而立此名。非前靜相故名無同。非前動相名為無異。此則待同異之無同異。非絕待之無同異也。故雲同異發明也。此之三相本識分齊。流注生滅念念不息。不凡夫二乘之所能覺。由彼一念無明所起。起信名為不呼應染。唯佛究儘。故文雲。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不凡夫能知。亦非二乘聰明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察看。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儘知。唯佛窮了 二總指釋成
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竄改性 前二句指前二性。為生火之由。於內則生滅不斷。堅執不捨。於外則擺盪不息。堅剛難壞。相互摩觸而有火生。如取火法鑽燧與木一堅一動。火能鎔散成熟萬物。故雲為竄改性 四水輪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 如是三相。相互擾惱。相互混亂。形待不息遂成勞倦。如勞目睛則有狂華。三相虛妄染汙真性。故名為塵。汨清淨體令失明潔。故名為濁。濁之粗細名相五重。以下廣辨。皆由此三而為底子也 二辨果相二。一由因引果二。一由細引粗
複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 明謂顯發。妄之顯發彆非他緣。但由本身一念不了。能所妄分。覺得過咎。覺明即能所也。所明既已建立。引生能覺之心。念念相續莫能離念。故真明妙理為念所礙。隱而旦廢。不能踰越而閃現也 二結成根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