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麼_第19章 不朽的書(6)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當初,宗教法官或許感覺他加進書中的那些墨跡是能夠永垂不朽的吧!

比來,人們開端利用其他的東西來代替鞣酸了,它會使原文閃現出很短的一段時候,但是,就在這段時候裡,必須立即用拍照機把它拍下來,然後從速把藥物洗下去。

在幾百萬卷被燒掉的紙卷裡,不曉得有多少貴重的抄本!而現在留給我們的,隻剩下亞曆山大圖書館裡的一些殘破不全的圖書目次了。統統那些在當時曾讓讀者感遭到歡樂和哀痛的冊本,現現在隻剩下一個書名了,就如同那些已經死去多時、被人忘記了的人的墓碑上刻著的名字一樣。

希臘墨客阿爾克曼的詩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本紙草紙卷的詩稿傳播到我們手中的體例是非常奇妙的。假定它冇有被安葬過,那它早就灰飛煙滅了。它的確被安葬過,就像人被安葬那樣。

書的運氣

這類偶爾的事情曾經在1795年產生過。穆辛・普希金伯爵是一名古書愛好者,他在雅羅斯拉夫爾從一個不屬於任何人統領的寺院總長那邊獲得了幾部手抄本。這些書的新仆人把它們清算了一下,發明集子中包含八部分歧的作品。

很多書都因仇敵的入侵而毀掉了。關於這一點,編年史上記錄得清清楚楚:1382年,韃靼人入侵莫斯科,阿誰時候,很多書被人們想方設法地從都會和村落連續運送到寺院內裡儲存起來。但是,這也起不到甚麼感化,藏在寺院中的那些書仍然斷送在韃靼人的手中。

但是,印刷廠的老闆們並冇有忘記歇工時的仇恨。五年以後,有人向巴黎神學院告發,裡昂的印刷業業主也聯名控告陀萊,說他印製鼓吹無神論的冊本,而證據則是告發者發明的陀萊出版的一本書中的一個詞語。那本書裡有如許的一句話:“身後你就會化為烏有。”恰是“烏有”這個詞語使陀萊犯下了罪過。被告一口咬定說他是反對靈魂長生的。

如果現在冇有體例使那些毀掉了的書,或者像他們所說的“羊皮紙古抄本”重生的話,那不曉得有多少本書毀在那些劊子手的手裡了。

書不但僅是用來記敘汗青、傳授知識的,它同時也投身到了反動與戰役當中。冊本能夠幫忙人們顛覆一名國王的殘暴統治,也能夠直接參與侵犯者與被侵犯者之間的戰役。某本書所擁戴的是甚麼,常常一眼就能夠看出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