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麼_第10章 活的書(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想想吧,我們現在的手劄是多麼簡樸瞭然啊!在一個非常誇姣的日子裡,你收到了一個郵包,內裡不是甚麼禮品,而是一隻死青蛙或者其他近似的東西,你又會作何感觸呢?

在古希臘,人們歌頌《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描述希臘人和特洛伊人戰役的傳說故事。很長一段時候以後,這兩個故事才被用筆墨記錄下來。

因為居住在山洞裡的幾近都是獵人,以是他們畫的差未幾都是打獵的場景。對於事物的細枝末節,他們老是非常留意,以是畫出來的野獸全都栩栩如生。這裡有一頭野牛,它正回過甚來看著阿誰追逐它的獵人;這裡有一隻猛獁,正在落拓地漫步;這裡另有一群野鹿,正在遁藏獵人的追捕。諸如此類的丹青,法國和西班牙的岩洞中多得數不堪數。但是,這些丹青究竟說瞭然甚麼呢?

這些東西表達瞭如許的一種意義:“你們能像鳥兒那樣翱翔嗎?你們能像田鼠那樣鑽到地下嗎?你們能像青蛙那樣跳過池沼嗎?如果你們都不能的話,那就不要企圖與我們開戰。隻要你們的腳剛一踏進我們的國土,我們就會用箭把你們十足射死。”

丹青筆墨

阿誰時候,人們還不會讀謄寫字;阿誰時候,既冇有字母,也冇有紙張,更冇有墨水和鋼筆;阿誰時候,統統當代的汗青、法律和宗教,並不是儲存在冊本裡的,而是儲存在人們的影象中。人們歸天以後,故事還是會傳播下來。以是我們會把那些從一小我傳到另一小我的故事叫做“傳說”。

實際上,在人們學會寫字之前,早就呈現了這類結繩記事的體例。南美洲的秘魯人特彆擅善於這類困難的記事體例。就是現在,你在那邊也仍然能夠看到很多利用這類體例的人。

它是印刷的還是手寫的呢?它是用紙做的還是用其他質料製成的呢?如果這本書留到現在的話,我們應當到哪個圖書館去尋覓它呢?

結頭離繩索的頂端越近,申明事情就越緊急。

如果說活的書在某些時候對我們另有代價的話,那麼,活的信可就一點用處也冇有了。

伊凡・伊凡諾維奇聽完愣了好長時候。

假定我們的這位老先生所打的是一些完整分歧的結,而每一個結代表著一個字母或者一個單詞,那麼,環境就完整分歧了。如此一來,隻要能認得那些暗號,誰都能夠操縱它來幫忙本身影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