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時許,英軍右縱隊在招寶山西北麓登岸,不久即占據了招寶山炮台,居高臨下,俯擊縣城。
左縱隊由英軍第55團、第18團以及炮兵、工兵等一千一百七十三人構成,攜山炮四門、臼炮兩門,由臥烏古批示,擔負攻占金雞山的任務。
早在1841年2月10日,道光帝以定海未能及時光複,命伊裡布回任兩江總督,以江蘇巡撫裕謙代替伊裡布為欽差大臣,馳赴鎮海,辦理浙江軍務。
守軍總數增至五千六百餘人,由三個總兵分段賣力防備。彆的,在鎮海、定海等地招募水勇一千二百名,並造買各種船隻百餘艘。
喜好十萬大山:1840請大師保藏:十萬大山:1840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軍需庫中的大量物質落入敵手,此中有三十六門新造的銅炮,被仇敵搬上運輸船,後用以轟擊清軍。
他發覺寧波甚為空虛,即於次日晨率“摩底士底”號等兵艦四艘和輪船四隻,載兵七百餘名,直犯寧波。
左縱隊乘舢板駛入小浹江登岸,繞攻金雞山側後。
10月8日,英軍在鎮外洋海黃牛礁四周集結,9日完成了臨戰籌辦。
與此同時,英軍“威裡土厘”號等大型兵艦四艘,以二百餘門艦炮的上風火力,對招寶山實施狠惡炮擊。
10日晨,英軍左、中兩縱隊在三艘兵艦的保護下開端進犯。
是以,對浙省防備,不無憂愁之處。但他果斷表示:“城存俱存,以儘臣職,斷不肯以退守為詞,離卻鎮海縣城一步,尤不肯以保全民命為詞,接管逆夷片紙。”
裕謙獲知廈門失守及英軍持續北犯後,命令浙江各地於炮台四周挖壕,以備守兵防炮之用,並增設鐵蒺藜、木柵等停滯物,以加強防備。
守軍登城抗擊,英軍以排炮猛轟,保護其步兵緣梯登城。
右縱隊由英軍第49團和水兵、海員構成,在道頭以東至東嶽山四周登岸。
英軍攻占定海後,供應困難,急謀進窺鎮海、寧波,為其夏季駐軍篡奪營地。
英軍攻占鎮海後,其水兵司令巴加於12日乘輪船溯甬江而上,停止測量和窺伺。
左縱隊由英軍第55團和第18團共一千五百人構成,在道頭港以西至竹山一帶登岸,打擊竹山和曉峰嶺。
右縱隊由水兵、海員以及炮兵、工兵等七百九十七人構成,攜臼炮兩門,由荷伯特艦長批示,賣力攻占招寶山。
他在向道光帝奏陳敵己環境時指出:英兵船、貨船四十餘艘北犯,職員逾萬,而定海、鎮海兩處防兵總計不及萬人。敵軍飄忽不定,隨時可集合兵力打擊一地,我則必須扼要分守,時候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