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灑熱血沐蒼穹_047.父母官因私棄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主仆二人,又將做何計算?且聽下章分化。

順天軍四下籌措,又將北門三遵“沖天炮”及數十發“著花彈”送至南門,加強火力,隻等與聲援之敵決一死戰。但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楊向武、劉思德亦不知何故,但又派出探馬標兵,出南門刺探一番。那探馬出得南門,行了一百五十餘裡,不見仇敵遺址。上馬細細察看,見有很多馬糞、混亂足跡、及刀槍旗號插於地上所留之孔洞陳跡。再細細一看,亦能看出有大量方向相反之足跡、馬蹄印。探馬心想,這聲援之兵,定是撤了。不敢怠慢,立即回得地目府,向楊、劉二將軍稟告。

二人正說著,忽見火線浩浩大蕩過來一隊人馬。高知府又道是流賊,嚇得幾近從頓時跌落。細心看得,是康州燈號,乃自家人馬,才穩了心氣。馬兵、安占二位千總亦是瞥見他們,見眾府兵丟盔卸甲,狼狽不堪。悄悄叫苦不迭,曉得地目府已墮入流賊之手。

孟倫道:“另有一首要事情未做得,當今就去做得,便是那‘天智虎’之任務了。”

馬兵中間安占心疑道:“聽我家都司講得,賊兵總計不到一萬,還含家眷、雜役世人,哪有二萬精兵?”

李之若堂堂總兵,雖不在一城,官卻比千總大上很多。聽這部屬問尋,又擺起架子來,道:“你等二人這時纔來?壞了大事。流賊勢大,卻有二萬餘人,乘著夜色,漫山遍野,隻顧攻城。我並高知府與一城軍民同生共死,殺死流賊五千不足。苦戰至天明時分,實是不支。四門皆被攻破,便又與眾府兵在城內發揮巷戰,擊斃一大賊魁,又殺賊二千不足。為保全剩下六百餘府兵,衝出一條血路,便向南撤退,想穩住陣角,再歸去廝殺,不想在此碰到你二人。但救濟已晚,城已破了。我看還是先退回康州,再做實際。”好個李總兵,把個失守之任務,全都說成“與賊兵權勢差異,死戰力竭而退”了。

這“萬人雷”乃是近些年來,新創製之火器。製作簡樸便宜,本錢昂貴,操縱亦不煩瑣。守城兵士非常受用。乃是用和好之紅膠泥做成巴掌大小陶罐,但罐口極小,約一指粗細。泥未乾時,在罐子外壁劃上橫縱條紋,乃是為其爆破之時,碎裂之物愈多,則殺傷愈廣也,故這雷才喚名“萬人雷”。再陰乾之,如有精力,燒成陶器更妙。若冇法燒之,乾透便可。乾透陶罐,內置火藥壓實。再置一火藥撚子,下端放於下方火藥之上,上端方好暴露陶罐小口。撚子之上,再倒一層火藥再壓實,用一半寸長小竹節套過火藥撚,是怕火藥撚處用濕膠泥封口時受潮冇法引爆。陶罐口處再置一小撮乾土封好,上再用濕膠泥封住下方火藥並罐口處竹節。待罐口膠泥乾透,這雷便成了。利用之時,用明火撲滅火藥撚,擲向仇敵便可。火藥瓷實,爆炸引得陶罐順外壁小紋崩裂,四散飛去,雖是硬陶、膠泥,但爆破力大,若身無重甲,崩著非死即傷。若在麋集行列引爆,結果更甚。此雷亦可用火繩撲滅。故有專門投雷之人,常備火繩,仗一打起,便撲滅火繩,一手持繩一手投雷,安閒不迫便可殺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