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第一師、第二師和駐守膠東的第三師也停止了擴編。以上三個陸智囊下轄步兵團三個,龍馬隊團三個,野戰炮兵團兩個,工兵團一個,後勤團一個,師屬窺伺營一個,每師兩萬餘人。
塔山堡固然有五個漢軍旗牛錄,但是在三團手裡的馮氏1648年式步槍的壓抑下,統統人隻能龜縮在堡裡。
山地團首要賣力山地作戰任務,其兵器設備相較其他軍隊都做了輕量化改革,以適應山地作戰的需求。
自四年前大淩河城之戰後,招討軍又跟清軍在大淩河道域打了很多場,兩邊互有勝負,但戰線始終保持在大淩河一線。
同時胸甲馬隊手裡的龍馬隊手槍也停止了返廠改進,使其能夠發射金屬定裝彈。
至此招討軍在山東和遼東的陸軍以及水兵陸戰師,已經淘汰了全數撞擊式燧發槍。統統軍隊在步槍上,都已換裝了帶膛線的擊發槍。
退而求其次的滿清,本想按照緝獲的撞擊式燧發槍來仿造本身的撞擊式燧發槍。但是造出來的火槍,因為公差大,各批次槍支之間零件通用度低,導致生機率不敷30%,炸膛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