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演義_第三章 神農嘗百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神農洞碑:間隔隨州郊區五十五千米處的烈山上,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傳說是神農氏所用的器物。烈山另有神農井、神農宅、神農觀、炎帝廟等古修建。厲山鎮北有“炎帝神農氏”碑一座,儲存至今。

神農嘗完百草,為百姓百姓找到了充饑的五穀,醫病的草藥,來到複生寨,籌辦下山歸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見了。本來,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長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農正在難堪,俄然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護身的幾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今後,複生寨一年四時,香氣滿盈。

上古時候,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糧食能夠吃,哪些草藥能夠治病,誰也分不清。百姓百姓靠打獵過日子,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獸越打越稀,人們就隻好餓肚子。誰要生瘡害病,無醫無藥,不死也要脫層皮啊!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裡一嘗,頃刻天旋地轉,一頭栽倒。臣民們倉猝扶他坐起,他明白本身中了毒,但是已經不會說話了,隻好用最後一點力量,指著麵前一棵紅亮亮的靈芝草,又指指本身的嘴巴。臣民們倉猝把那紅靈芝放到嘴裡嚼嚼,喂到他嘴裡。神農吃了靈芝草,毒氣解了,頭不昏了,會說話了。今後,人們都說靈芝草能起死複生。臣民們擔憂他如許嘗草,太傷害了,都勸他還是下山歸去。他又搖點頭說:“不能回!百姓百姓餓了冇吃的,病了冇醫的,我們如何能歸去呢!”說罷,他又接著嘗百草。

白日,他領著臣民到山上嘗百草,早晨,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著火光把它詳細記錄下來: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饑,哪些能醫病,都寫得清清楚楚。

為了記念神農嘗百草、造福人間的功勞,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把神農昇天的複生寨,改名為“留香寨”。

這山半截插在雲彩裡,四周是刀切崖,崖上掛著瀑布,長著青苔,溜光水滑,看來冇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們又勸他算了吧,還是趁早歸去。神農搖點頭:“不能回!百姓百姓餓了冇吃的,病了冇醫的,我們如何能歸去呢!”

第四天,他帶著一批臣民,從故鄉(湖北)隨州曆山(鎮)解纜,向西北大山(神農架)走去。他們走哇,走哇,腿走腫了,腳起繭了,還是不斷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來到一個處所。隻見高山一峰接一峰,峽穀一條連一條,山上長滿奇花異草,大老遠就聞到了香氣。神農他們正往前走,俄然從峽穀竄出來一群狼蟲豺狼,把他們團團圍住。神農頓時讓臣民們揮動神鞭,向野獸們打去。打走一批,又擁上來一批,一向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都趕跑了。那些豺狼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條條一塊塊傷痕,厥後變成了皮上的斑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