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演義_第九章 虞舜禪夏禹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舜又說:“皋陶,蠻夷擾亂中原,擄掠殺人,在我們的境表裡反叛,你擔負司法,五刑要利用恰當,按照罪過輕重,大罪在田野上履行,次罪在市、朝內履行,本家人犯法送交甸師氏措置;五刑寬減為放逐的,放逐的遠近要有個規定,按罪過輕重彆離放逐到四境以外、九州以外和都城以外。隻要公道嚴明,才氣令人佩服。”

BC2281年,舜帝即帝位,以窮蟬的後嗣舜為首級的有虞氏部落正式代替陶唐氏成為新的統治部落。治都蒲阪(今山西省運都會永濟縣)。舜創作了大韶之樂。此時舜55歲。禹47歲。

BC2279年,舜開端任命相乾的首要任命:

BC2249年春正月,夏後(禹)以獲得上天的啟迪的名義,決定將十二行政州規複為九州。

肅慎,中國當代東北民族,是當代滿族的先人。亦作“息慎”、“稷慎”。首要漫衍在黑龍江、烏蘇裡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早在舜、禹期間,已與中原有了聯絡。舜時,息慎氏朝,貢弓矢﹔禹定九州,周邊各族“各職來貢”的,東北夷即有肅慎。

BC2252年,舜塟娥皇於渭水畔。

傳說舜帝巡狩四方,清算禮法,減輕科罰,同一度量衡。要求群眾“行厚德,遠佞人”,“直而溫,寬而栗,剛而毋虐,簡而毋傲”,貢獻父母,敦睦鄰裡。在其管理下,政教大行,八方賓服,四海鹹頌舜功,因此《史記·五帝本紀》稱“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此中於民。其斯覺得舜乎!”

肅慎人是最早與中原通貢的東北先民,曆代朝貢物品為"楛矢石砮",是一種用楛木做箭桿、石頭做箭鏃的箭,楛木是北方特產的一種灌木,石為青石也稱黑曜石,式樣五種之多,是打獵或侵占的兵器。在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來朝,貢弓矢"。"

西王母族名崑崙,是西戎中的首要部落之一,其處於母係氏族階段,西王母為魁首。後代常將其族名和魁首名與神話聯絡在一起。直到周另有西王母的傳說。

舜說:“你們這些人,要謹守職責,不時幫手我做好上天托付的治國大事。”而後,每三年考覈一次功勞,顛末三次考覈,遵循成績升遷或貶黜,以是,非論遠處近處,各種事情都振鼓起來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