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演義_第九章 黃帝求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有一天,黃帝正在洛水上,與大臣們撫玩風景,俄然見到一隻大鳥銜著卞圖,放到他麵前,黃帝趕緊拜受下來。再看那鳥,形狀似鶴,雞頭,燕嘴,龜頸,龍形,駢翼,魚尾,五色俱備。圖中之字是慎德,仁義,仁智六個字。黃帝向來未曾見過這鳥,便去問天老。天老奉告他說,這類鳥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淩晨叫是登晨,白日叫是上祥,傍晚鳴叫是歸昌,夜裡鳴叫是保長。鳳凰一出,表白天下安寧。是大祥的征象。

龍山文明期間的製玉程度有了很大的改進,從出土的龍山文明玉器來看,其種類豐富,且大多揣摩精美、外型美好、晶瑩圓潤,具有較高的藝術程度。龍山文明玉器所用玉材多屬透閃石類,有白玉、青玉、青綠色玉、黃玉、墨玉、玉髓、綠鬆石。龍山文明的玉器,應是當場取材。產玉地點有山東海陽(墨玉);河南洛陽白馬山、孟津;陝西神木和延安等。

厥後,黃帝又夢見有兩條龍持一幅白圖從黃河中出來,獻給他。黃帝不解,又來扣問天老。天老答覆說,這是河圖洛書要出的前兆。因而黃帝便與天老等遊於河洛之間,沉璧於河中,殺三牲齋戒。最後是連續三日大霧。以後,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著就有黃龍捧圖自河而出,黃帝跪接過來。隻見圖上五色畢具,白圖藍葉白文,恰是河圖洛書。相傳伏羲時就有河圖洛書出世,伏羲是以創製八卦。這是吉利之兆。

廣成子蹶但是起說:“此問甚好!”接著就奉告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竊竊冥冥,至道之極,昏昏冷靜。疏忽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妝形,無搖妝精,方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長生。”說完,廣成子給了他一卷《天然經》。

因而黃帝由此產生了對尋仙問道的深厚興趣,開端巡遊天下,自古以來,祭奠鬼神山川的要數黃帝時最多。

他傳聞有個叫廣成子的神仙在崆峒山,就前去處他就教。廣成子說:“自你管理天下後,雲氣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則凋。日月光輝,更加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那裡值得我和你議論至道呢?”

龍山文明玉器的紋飾分為兩種範例,一是與器物合一型;一是器物裝潢型。有直線紋、網格紋、虎首紋、獸麵紋、人麵紋、鳥紋。龍山文明玉器以片雕為主,鏤雕為輔。紋飾的線紋,有陽線雕和陰線刻兩種,且陽線雕的利用占多數。鑲嵌工藝的實例,見於山東五蓮丹土遺址所出玉鉞,此中上部的孔內嵌有綠鬆石。玉與綠鬆石的組合工藝,此為僅見。這類工藝體例開夏朝和商朝玉器鑲嵌工藝之先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