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1月19,人們在發掘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前1361~前1352年在位)的陵墓時,在甬道裡初次發明瞭如許的咒語:
目前,西歐的有關學者對南馬特爾遺址可否用人力完成這一題目,仍爭辯不休。
一係列滅亡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法老咒語的重視。厥後,考古學家在其他陵墓裡也發明瞭近似的咒語,比方,在米杜姆一座陵墓的甬道裡,有如許的咒語;“死者之靈將會把盜墓者的頸部,像一隻鵝似的扭斷。”那墓中有兩具屍身,一是法老木乃伊,一是盜墓者。大抵是當盜墓者伸脫手去取木乃伊身上的珠寶時,墓頂的一塊石頭俄然掉了下來,把他砸死了。
但是事情並冇有就此停止。20世紀80年代初,德國粹者菲利普・範登堡寫了一本題為《法老的咒語》的書,在西歐流行一時。他在書中列舉了很多“不測”的滅亡,以論證和解釋法老咒語。書是以開羅博物館館長加麥爾・梅菲茲之死開首的。在梅菲茲死前的一個禮拜,作者曾采訪了他,問他是否馳念法老咒語。他答覆說:“如果你把這些奧秘的滅亡事件十足加在一起,很能夠你對這些咒語堅信不疑,特彆是在古埃及的文籍中,像如許的咒語比比皆是。”他接著說道:“我不信這個邪。我一輩子與法老的陵墓和木乃伊打交道,你瞧,我不是活得挺好嘛?”誰知,在一個禮拜後,當開羅博物館籌辦把圖坦卡蒙的金麵具和其他珠寶送往倫敦展覽,以記念發掘圖坦卡蒙陵墓50週年時,梅菲茲卻死了,長年隻要52歲。
南馬特爾也有奧秘的毒咒,隻是咒語冇有筆墨記錄。據本地人說,這些古墓的奧妙構造,從不消印加文或波納佩語記錄,而是靠口傳法門。口傳的內容隻要酋長和酋長的擔當人才曉得。法門之以是不消筆墨記錄,是為了製止泄漏給外人,而受傳授者切忌向外人泄漏,不然將遭到謾罵,死神就會來臨到保密者和保密者的頭上。
奧秘可駭的埃及金字塔
法老的謾罵
這些墓葬的修建,波納佩人稱之為“南馬特爾”遺址。波納佩語中的“南馬特爾”譯出來有兩個意義:一個是“集合著浩繁的家”;一個是“環抱群島的宇宙”。南馬特爾遺址半浸在海水當中。為此,人們隻要在漲潮的時候才氣駕劃子出來;退潮時,遺址的四周是一片泥濘的池沼地,劃子和人底子冇法出來。本地波納佩人說,這是死者的誌願,因為他們底子不想讓外人去擾亂亡靈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