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瑤光麵露猶疑,嘴唇囁嚅幾下,還是忍不住辯駁:“可若袖手旁觀,萬一聖僧有個好歹,真經蒙塵,這人間好不輕易積累起的向善民風,豈不是要一朝散儘?”他向前一步,身姿矗立,大有即便違背師命也要奔赴救濟的架式。
他眉心緊擰成一個“川”字,緩緩展開雙眸,那眼中似藏著通俗夜空,有幽光閃動。抬眼望向西北方位,隻見妖風如墨,滾滾翻湧著朝那兒疾去,好似一張吞天巨口,要將人間朝氣吞噬殆儘。袁浩宇長長歎了口氣,聲若洪鐘卻又透著無法:“六合造化,向來功德多磨。聖僧三藏,曆經九九八十一難,踏碎山川、涉過惡水,才從西天捧回真經,本覺得功成美滿,怎料這劫數還是不肯放過。”
沿著蜿蜒石徑拾級而上,雲霧環繞其間,如夢似幻。古刹錯落漫衍,飛簷鬥拱在雲霧中半遮半掩,硃紅的牆、金黃的瓦,於昏黃裡儘顯寂靜崇高。捲菸嫋嫋升騰,絲絲縷縷融入雲霧,分不清哪是霧靄,哪是焚香。和尚們身著衲衣,法度安閒,手中佛珠輕撚,口中佛號聲聲,為這方六合添了幾分喧鬨平和。
遠處,浩渺無垠的大海在日光下閃動著碎金,浪濤輕吟,一波接著一波,虔誠地拍打著岸邊礁石,撞出如雪的浮沫,似是奏響一曲永久的梵音。岸邊沙岸細如粉,在陽光中泛著瑩白光芒,赤足踏上去,暖意與柔嫩刹時包裹周身,仿若煩惱都被沙礫篩去。
山間古木參天,富強的枝葉交叉縱橫,灑下一片片濃蔭。百大哥鬆身姿蒼勁,樹皮皴裂如古樸的經文,訴說光陰悠長;翠綠的樟樹芬芳芳香,悠悠香氣繚繞,仿若天然的香薰,淨化著來往者的心靈。偶爾風起,樹葉沙沙作響,好似山林在悄聲誦經。
“這一起,他們靠相互攙扶才走到現在,今後這場劫數,也唯有同心合力,方能尋得擺脫。”菩薩雙手合十,冷靜祝禱,“願他們不忘取經初心,在這情網中,破而後立,悟得更高深的佛法聰明。”金童玉女對視一眼,也跟著合十雙手,普陀山上,慈悲的氛圍愈發濃烈,仿若在為遠方的師徒運送著無形的助力。
少頃,菩薩微微蹙眉,繼而輕聲自語:“唐僧師徒一起西行,踏過十萬八千裡路,曆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是從靈山取回真經,本覺得自此萬事順利,佛光永照。卻冇推測,這塵緣因果,還是不肯等閒放過,削髮人竟也撞上了情劫之苦。”金童獵奇地歪頭,脆生生問道:“菩薩,那唐僧師徒皆是向佛之心篤定,怎會惹上這般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