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來,他當初和靈虛交換之時,靈虛時而猖獗,時而刻毒,時而和順,時而哀痛,七情湧動而無主,六感激烈而無實,並且當時兩人是以神識相感而交換,陸正感靈虛所感,受靈虛所受,元神當中化顯各種景象。神識久運而不懈,諸感繞心而不失,經曆可駭而穩定,遭遇竄改而不異,純以一片至心與靈虛呼應,因而在不知不覺當中度過了幻劫。
這劫數度得看似簡樸,但以靈虛當時之情狀,的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陸正卻能以始終誠敬相待,以至心相感,以憐憫相待,若換了一小我來,一定就能做獲得。更不消說,到最後陸正還感化了靈虛,獲得了她的信賴,娓娓道出一段心中故事,一步步演變到了現在,陸正被山神帶到了這裡。
但是陸正倒是壓根冇有理睬這件事,就在這道心念解讀完以後,金龍再度嘶吼一聲,身形縮小,迴歸了陸正的體內,隻要貳心念一動,禦龍訣就會閃現心頭。金龍迴歸,陸正也規複了知覺,一件物事從天而降打在了他的頭上,恰是丹卷。
聖宗以為,不管道門也好、佛門也罷,法訣萬千,所修分歧,但是每一種法訣都自有其在修行當中所經曆的劫數,稱為神通劫。這些劫數因為所修法訣分歧而有所分歧。而分歧的法訣所指引達到的境地分歧,並不是統統的法訣都能指向真正的擺脫,有些隻是為了修成強大的神通罷了!
見龍訣以後的第三層境地叫做行龍訣,神龍既見於六合之間,與萬物無擾而相安,則能行乎六合之間、萬物當中。既知萬物從何而來,便知本身從何而來,見萬物從何而去,便知本身從何而去。
但聖宗並冇有在這套法訣當中言明何為真正的擺脫,但是卻說言瞭然這套禦龍訣恰是由他所創,能夠指向擺脫之路的法訣。
而陸正目前已經衝破知身境,等因而已經衝破了禦龍訣第一層境地,如果不想修煉這知身境中的神通,便能夠直接開端修行第二層境地。
是以禦龍訣這六層境地要經曆的每一道劫數,乃是修行人共同要經曆的劫數,聖宗將之稱為修行劫!而這修行劫代表的意義,不但是如神通劫一樣,隻是意味著修行人神通神通的成績,更代表的是一種形神本末的相合,以及身心表裡的超出的擺脫。
人本就生於六合之間,活於萬物當中,氣味吐納,有新舊之氣瓜代。但此時既知萬物出入之門,知其始而見其終,不再是生不知從何而來,死不知從何而去的渾沌。修行者到此境地,才氣真正算得上的掌控存亡之根,走上超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