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聖曆二年,天下風調雨順,五穀歉收,衣食豐足、邊疆又無戰事,天下承平,販子之人皆安居樂業,當真稱得起承平亂世。
顛末幾曰辛苦跋涉來到清風堡,清風堡是個很小的村莊。原是之前駐軍的衛堡,厥後遷來住民漸多,在駐軍撤走後,這裡變成了小小村莊,但名字穩定,仍叫清風堡。村莊的南麵有一座小小堆棧,門口的旗號寫著“順風”兩個字。年代長遠,旌旗上灰塵糊的連字都快看不出來了。
然安靜之下暗濤澎湃,女天子武則天去國號唐改稱周雖已近十年。但朝中虔誠樸重之士,仍為規複李唐殫精竭慮。亦有很多朝臣為保護武周針鋒相對,是故,朝中各派官僚朋黨之間爭權奪利,手腕無所不消其極,爭鬥愈烈。一時候,古都長安波詭雲譎。
長安城裡順風鏢局的總鏢頭馬友金號召一聲:“起馱!”身邊的趟子手、鏢師齊聲喝道:“順風安然!”世人騎著馬環繞著兩架馬車魚貫而出。販子販子見了,無不恭恭敬敬叫聲:“馬大俠”。馬友金也不說話,隻是微一點頭,這是鏢局的端方,押鏢凶惡非常,是以端方也極大,出鏢百十裡內,總鏢頭不能等閒開口,不然威儀一泄輕易激發禍端。當然更是為了製止隨便說話,偶然間泄漏行跡被故意人聽了去,遭人算計。馬友金在河西道押鏢三十年,從未失過手,以是在長安名聲極大,實在,馬友金本身心知肚明,本技藝上的工夫當然不俗,但是萬裡迢迢的押鏢,靠的卻不是工夫,而是人頭熟。俗話說強中更有強中手,你武功再高,莫非還能一起衝殺疇昔?以是,每年馬友金都要在年初歲尾給河西道上的吵嘴兩道豪傑豪傑奉上一份重禮,江湖人重義氣,見馬友金如此懂做,天然也不會再找費事,就算有個彆不入流的小毛賊,撞上門來,馬友金鏢局妙手浩繁,天然也就等閒打發了。販子之人那裡曉得這些門道?還道是馬友金神功蓋世,打遍河西無敵手,對於如許的讚譽,馬友金唯有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