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站起家,對謝玲道:“走,殺喪屍去。”
王路曉得,陳老頭這話客氣了,他不該用“我們”,而是“我”字纔對,崖山、後隆村兩地加起來攏共6口人,但隻要陳老頭一人纔是真正的莊稼漢,憑他一人之力在冇有機器互助的環境下,又能種得了多少田?更不要說種下了秧苗後。還得前期辦理,得注水、施肥、除蟲。江南鄉村地步豆割嚴峻,不像東北,並分歧適大範圍機器化蒔植,看看崖山下的地步就稀有了,稻田裡異化著菜田、竹林、藕池、水產養殖塘、藺草等,水溝田埂縱橫交叉,乃至更離譜的是,有的田頭另有祖墳,這類處所。農機開起來都得謹慎翼翼,。
陳老頭也歎了口氣:“小王是明白人啊,現在種田哪有不消化肥農藥的,你們城裡人每天說甚麼要環保要安康,說甚麼不能打農藥不能施化肥,嘿,這田裡不消農藥化肥,光蟲子就能把東西吃光了。你們城裡人還吃個屁啊。現在好吧,倒是夠環保夠安康了,可這產量,就不好說嘍,現在我們種種田,單季稻能有500公斤。技術好的,種出900公斤的都有。我估摸著,如果不消化肥農藥能畝產200公斤就算是老天保佑了。”
謝玲在中間扁扁嘴,陳老伯也真是的,繞了半天,就得出“還得找農機站”這句話,這和本身說的有啥辨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