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說完,對楊彪深施一禮。楊彪趕緊行禮。他將劉協的反應看在眼裡,老懷大慰。看來這段時候的教誨冇有白搭,劉協的心智和城府都已經超越了他的同齡人,小小年紀已有明君之相。隻要兩三年內劉辯不俄然歸天,劉協就完整有能夠敏捷生長起來,接過劉辯未竟的奇蹟,引領著大漢走向複興。
“本來是這個啊。”蔡琰嘻嘻一笑:“阿爹,看起來這比《山海經》還古怪,不過都是女兒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可不比那些道聽途說的傳聞。至於希臘羅馬,天狼之國,女兒也彙集了很多質料,正要與阿爹共賞呢。”
“阿爹真是聰明呢。”蔡琰嘻嘻而笑:“以是,陛下會在長安逗留一段時候,這洛陽的事件麼,就交給陳留王了。”
“那在貴霜之西,有一個帝國叫帕提亞,阿爹曉得麼?”
蔡琰說著,一揮手,有人抬上兩個大箱來,擺在蔡邕麵前。翻開箱蓋,內裡滿是形製各彆的冊本,有大漢常見的竹簡、帛書,也有羊皮卷,另有一些是刻是青銅捲上的。蔡邕一看,頓時兩眼放光,趕緊拿起一卷,攤開一看,眉頭又皺了起來:“這是甚麼蠻夷的筆墨?”
楊彪撫著髯毛,不緊不慢的說道:“不管陛下是不是真要遠征西域,但是他臨時不會回洛陽倒是必定的。依臣之見,陛下此次北伐固然軍功赫赫,卻還冇有處理最底子的題目,以是,他纔要讓殿下挑起重擔,儘能夠早一點獲得曆練。”
劉協抬開端,眼神中有些迷惑,心中有些警戒。他曉得劉辯在關中做了些甚麼,劉辯在信裡已經詳細對他說了,但是他冇想到楊彪會這麼說。他究竟是想勸本身步天子後塵,亦步亦趨,還是想趁機讓世家掌權,捲土重來?
劉協聽了,眼圈一紅,垂淚道:“陛下思慮深遠,何如我智淺德薄,如何才氣挑得起這個重擔。”
洛陽。
“如何了?”蔡琰拿起書稿翻了翻,不解的眨著眼睛:“這些文章都是女兒親眼所見,親手所寫,有甚麼題目?是阿爹感覺女兒的文筆粗暴嗎?”
……
蔡邕不屑一顧:“我當然曉得。”
對這些事,劉辯不太懂,也不想不懂裝懂,他那點兒不幸的經濟學實際早就還給教員了,就算記得,也一定合用於這個期間。一個實際是否精確,合用性是第一要素,不然必定會死得很丟臉。劉辯不想做這類超前的鼎新者,他把這些事交給了懂的人去做。
蔡琰看了一眼,掩嘴而笑:“阿爹,這是希臘文呢,你手裡拿的這一卷,就是希臘人聞名的愚人柏拉圖的《對話錄》,內裡提到一個叫亞特蘭蒂斯的古國,傳聞,現在地球上統統的人都來自於阿誰古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