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音閣,為清宮內廷演戲樓,全稱故宮寧壽宮暢音閣大戲樓,與京西頤和園內的德和園大戲樓、承德避暑山莊的濁音閣大戲樓並稱清朝三大戲樓。每逢各種節日,如除夕、立春、上元、端5、七夕、中秋、重陽、冬至、除夕以及天子登極、帝後的生日等嚴峻慶典,都要在宮中看戲。
暢音閣三重簷,台基高1.2米,通高20.71m,總麵積685.94平方米,捲棚歇山式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1、二層簷覆黃琉璃瓦。閣麵闊三間,進深三間,與南邊五開間扮戲樓相接,平麵呈凸字形。上層簷下懸“暢音閣”匾,中層簷下懸“導和怡泰”匾,基層簷下懸“壺天宣豫”匾。內有上中下三層戲台,上層稱“福台”,中層稱“祿台”,基層稱“壽台”。
一眾妃嬪跪了一地驅逐,口中鶯鶯說道:“臣妾/嬪妾皇上、皇後存候,願皇上、皇後聖體安康,萬福金安!”
三層台設天井高低貫穿,祿台、福台井口安設轆轤,下邊直對壽台地井,按照劇情需求,天井、地井可起落演員、道具等,比方上演仙女、神仙下凡的戲目時,用轆轤把幕景和演員從上麵送下來,形成從天而降的戲劇結果。利用三層台的劇目未幾,絕大多數隻在壽台上演出,福台和祿台則隻在一些神怪戲中才用。
雍正拿起酒杯一飲而儘,轉頭看向一身酒紅色緙絲旗服的華妃,笑著問:“這酒甚好,華妃,你也乾了嗎?”
“謝皇上/皇後!”世人還是恭敬地坐下了。
這時,隻聽得一個明朗男聲笑道:“皇兄冇回都說不必拘束,但是遵循端方來,還是拘束。”
一眾妃嬪也齊刷刷站起來敬酒,嘴裡唸叨:“萬歲萬歲千萬歲!”
冰凝與敬嬪、欣常在、安陵容坐在一起聽戲,四人絮乾脆叨地說了一會子話,外頭就傳來寺人小夏子尖細的嗓音:“皇上、皇後駕到——”
現在是大年夜,百口團聚的好日子,雍正天然表情甚好,大手一揮,便揚聲道:“今兒是家宴,不必拘束,都平身吧。”
暢音閣,咿咿呀呀唱了起來,冰凝不曉得甚麼戲文台詞,隻感覺這群伶人聲音不男不女的,聽得渾身起雞皮疙瘩。更坑爹的是,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唱一整夜,想想都感覺頭疼。
雍正攜著皇後的手入坐,蘇培盛呈上戲摺子,雍正對於戲曲不感興趣,因而叫皇後隨便點了一齣戲來聽。
冰凝見他年紀不過二十出頭,穿戴一身墨狐大氅,邊幅極是儒雅俊美,心想這就是女配角甄嬛的老相好果郡王允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