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誌_第十一章 三關天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因為冇法靠近大人,隻得想出這招讓大人曉得江寧有人在城中。不過江寧在馬邑的眼線隻是幾個跑單幫的男人,出不了甚麼大力。”

“可不是,明天就聽有此次足足三百匹馬。這幾年來,韓家在天域的買賣越來越大了,此次還上算短長的,上個月,韓家的車隊從平城返來足足有四百輛大車。”

相聚半月,倆人竟不識相互姓名,說來彆人也難以置信,或許都內心明白,自此一彆再無相遇喝酒暢談的時候了。

那山巒中的亭台、烽火哨崗大多燒燬,馬邑城也多年未曾補葺。

百年前,舊朝在忻州與呼蘭相爭,兵出三路,一起出偏關,一起出寧武,一起出代邑雁門,三路軍合於黑駝山下,擊敗呼蘭鐵騎。後三十年,陳規在黑駝山東南擇地置馬邑,又向北拓地五百裡置朔州府,為雁門、寧武、偏頭三關核心樊籬,而呼蘭隻得退避到平城、陰山一帶。

長街絕頂,有一酒家,牌額上書“遠菊”,新漆的隸書,這牌額彷彿剛做冇幾曰。靈念一閃,徐汝愚想起商南的遠菊樓來,抬腿邁進店裡,內裡隻是普通的食店安插,看景象即便有酒也隻是濁酒。幾個跑單幫的男人三兩湊在一起胡吹北地的風情,見徐汝愚出去,昂首瞄了一眼,又各自吃餅喝湯胡吹了。

“文先生既然說你與公子有緣,說出他的名字倒不是不敬。文先生乃是平城尉,我韓家能與呼蘭做買賣,文先生著力甚多。”

這十多年來,褚師密在呼蘭絕漢俗、興胡俗,馬邑與平城之間的商貿就式微下來了,馬邑也不似徐汝愚幼年來時的那麼昌隆了。

徐汝愚聽有人提起平城與馬邑之間的鬍匪,微微一笑。

駝鈴聲響,一隊馬幫穿過店前疇昔。馬背上駝滿貨色,正緩緩北關門行去。

馬隊疇昔,護在隊尾的是十餘騎騎士,穿戴半身皮甲,鐵矛鐵劍鐵胎弓分懸駿馬兩側,氣味微微,都是可貴妙手。

文先生定睛望著林中苔地,說道:“他離了我們,必然會去馬邑城中落腳,我們趕疇昔,吳爺不是交代我們去城中辦些事情?”

徐汝愚說道:“蒙離極能夠是博陵吳族先人,他報給我聽的化名為吳夢離,你暗中留意此事。”想了半晌,又說道:“褚師密有五子,四子成年各領一起兵馬,此中長公子領兵駐在幽冀東北的燕城,燕城有四位偏旗將軍,擁鐵騎二萬、仆旗步兵六萬,此路軍圖幽冀北境;四公子撫領兵駐在渤海城,渤海城中有四位偏旗將軍,擁鐵騎一萬、仆旗步兵六萬、水營一萬,此路軍為呼蘭節製渤海百濟兩族,又可從丹東出水營襲幽冀;二公子濟撫領兵駐在五原城,六位偏騎將軍,具有鐵騎四萬,仆旗步兵八萬,撤除綏遠城中褚師端親領綏遠軍以外,此路軍氣力最強,刺肅川、秦州,又控西陲諸國。五公子剛成年,三公子澤麾下隻要一名偏騎將軍,你作何感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