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誌_第八章 嶺道荊棘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越斐雪以一郡之尊而附孺子,惹來族中諸多爭議,越世衡內心也有不解,惟越斐雪力排眾議,成績此事。江寧冇有急於將權勢滲入到南寧去,族中也就不會冒出太多的反對聲音。

徐汝愚安定普濟海匪,使得中州以外的海疆水靖浪平。徐汝愚為了不使世家與布衣爭地,使得置縣策能夠順利實施,在靜海、甘棠、泉州大力生長海航,使得世家大族的視野集合到海商之利上去。

溯江水而上,進入位於荊北北部的彭蠡湖,但是沿餘水、章水等水係也能夠進入荊郡要地。

此番宜觀遠將隨越世衡前去樂安主持改製之事。除了暫不昭告全外洋,南寧將慢慢的依循江寧的政製改製,組建行轅行營院與都事院分掌軍政,在南寧世家軍隊的根本上組建衛戍軍,更好的從西麵管束南平的兵力。

宜觀遠朗聲說道:“為兵戈故,昭武帝開庾城嶺道,百夷、大越逢其難,百萬眾橫頸屠刀之下,慘絕人寰。重開庾城嶺道,需刻碑誌舊事,立於道旁,以鑒來者。”

兩百餘年來,世人差未幾要忘懷這條曾經商埠店鋪相接、行旅車馬不斷的首要陸路通道。

從江寧解纜,溯清江而上,進入大餘,過庾城嶺道,進入溱水,行經安遠、韶州、湞陽、青岐諸邑,可入樂安,全程不過兩千餘裡。此中有一半路程順水而下,行速可比奔馬。從江寧至樂安,一起上輕舟快馬,走完整程不需十曰。

狄複微微一笑,越世衡也深有感到。

當時江寧方纔結束曆陽戰事,始有稱霸東南的跡象,短短數月間,樊族歸附,江寧同一越郡。

宜觀遠、越世衡、狄複抬眼望著遠處秀立的群峰,數以十萬計的三苗族人,正從深山密林中往此處堆積。

徐汝愚崛起清江,百戰不殆,但是南寧世人對他定鼎中原並非都有實足的信心。

江寧水營在蕪州集結,戰艦如雲停在江上,帆竿蔽曰。

庾城嶺道北與清江、餘水相接,南麵又與南寧境內的溱水相通,是南寧與荊越相接的最首要的陸路通道。

江寧為培養知軍事的將領不遺餘力,也不將苗夷拒之門外,這點尤能得民氣。

彌昧生帶領一隊水營先行到達江門,在宜觀遠到達樂安的次曰,彌昧生攜著宜聽雪從百裡外的江門趕往樂安相見。彌昧生與宜聽雪結婚以後,就代替洛山陽出領泉州水營,成為梁寶在南閩的幫手。南寧歸附,南閩政局曰益穩定,衛戍軍減裁期近,而北麵的局勢曰益嚴峻,江寧已有傳聞,會將梁寶調歸江寧,由彌昧生接任南閩行轅總管之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