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西北三百七十裡,是不周山。在山上向北能夠瞥見諸山,高高的居於嶽崇山之上,向東能夠瞥見泑澤,是黃河泉源所潛伏的處所,那泉源之水噴湧而收回渾渾泡泡的響聲。這裡有一種特彆貴重的果樹,結出的果實與桃子很類似,葉子卻很像棗樹葉,開著黃色的花朵而花萼倒是紅紅的,吃了它就能令人消弭煩惱憂愁。
【原文】
又西三百裡,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蕙棠①。
再向西四百裡,是陽山,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水鬆樹、楠木樹、樟樹,而野獸大多是犀牛、兕、老虎、犳、牛。
【註釋】
【註釋】
再向西二百五十裡,是眾獸山,山上遍及琈玉,山下到處是檀樹和構樹,有豐富的黃金,山中的野獸多為犀牛、兕。
【註釋】
【原文】
西次三經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塚遂,南望之澤,西望帝之搏獸之丘,東望淵。有木焉,員①葉而白柎②,赤華而黑理,實在如枳,食之宜子孫。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③(尾)而善投,名曰舉父。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①:即水鬆,有刺。②豫章:前人說就是樟樹,也叫香樟,常綠喬木,有樟腦香氣。
【譯文】
【註釋】
又西二百五十裡,曰山,是①於西海,無草木,多玉。淒水出焉,西流注於海,此中多采石、黃金,多丹粟。
【譯文】
【譯文】
【原文】
【譯文】
【譯文】
再向西二百裡,是座龍首山,山南麵盛產黃金,山北麵盛產鐵。苕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涇水,水中有很多美玉。
【譯文】
又西三百五十裡,曰萊山,其木多檀楮,其鳥多羅羅,是食人。
又西四百裡,曰薰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①麋:即麋鹿,它的角像鹿角,頭像馬頭,身子像驢,蹄子像牛,以是又稱為“四不像”。
【譯文】
【註釋】
又西四百裡,曰陽之山,其木多①、、豫章②,其獸多犀、兕、虎、犳、牛。
【原文】
①:憑藉。這裡是坐落、高踞的意義。
再向西一百七十裡,是數曆山,山上盛產黃金,山下盛產銀,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杻樹和橿樹,而此中的禽鳥大多是鸚鵡。楚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紅色的珍珠。
【譯文】
【譯文】
又西二百五十裡,曰眾獸之山,其上多琈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黃金,其獸多犀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