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_第35章 海內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譯文】

流沙之東,黑水之間,有山名不死之山。

【譯文】

帝俊有八個兒子,他們開端創作出歌曲和跳舞。

西南邊有個巴國。大皞生了鹹鳥,鹹鳥生了乘厘,乘厘生了後照,而後照就是巴國人的鼻祖。

帝俊賞賜給後羿紅色弓和紅色矰箭,用他的射箭技藝去扶助下界各國,後羿便開端去佈施人間人們的各種磨難。

帝俊生了三身,三身生了義均,這位義均便是所謂的巧倕,今後開端發明瞭人間的各種工藝技能。後稷開端播種各種農作物。後稷的孫子叫叔均,這位叔均最早發明瞭利用牛種田。大比赤陰,開端受封而建國。大禹和鯀開端發掘泥土管理大水,度量規定九州。

【譯文】

【譯文】

【譯文】

【原文】

南海以內,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有國名曰流黃辛氏,其域中方三百裡,其出是灰塵。有巴遂山,澠水出焉。

有窫窳,龍首,是食人。有青獸,人麵,名曰猩猩。

【原文】

有一神名叫窫窳,長著龍一樣的腦袋,能吃人。另有一種野獸,長著人一樣的麵孔,名叫猩猩。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蠻人禺,是始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

帝俊生三身,三身生義均,義均是始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後稷是播百穀。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陰,是始為國。禹、鯀是始布土,定九州。

伯夷父①生華山,華山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在北海以內,有座山叫蛇山,蛇水從蛇山發源,向東流入大海。有一種長著五彩羽毛的鳥,成群地飛起而掩蔽一鄉的上空,名叫翳鳥。另有座不距山,巧倕便葬在不距山的西麵。

有釘靈之國,其民從厀①陰以下有毛,馬蹄善走。

【註釋】

【原文】

【原文】

【原文】

【原文】

有個鹽長國。這裡的人長著鳥一樣的腦袋,被稱為鳥氏。

【譯文】

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妻雷祖①,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②首、謹耳、人麵、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譯文】

又有個硃卷國。這裡有一種玄色彩的大蛇,長著青色腦袋,能吞食大象。

東海以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①;天毒②,其人水居,偎人愛之。

【譯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