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原文】
開通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屍,皆操不死之藥以距①之。窫窳者,蛇身人麵,貳負臣所殺也。
【原文】
黃河水從崑崙山的東北角發源,然後流到崑崙山的北麵,再折向西南流入渤海,又流出外洋,就此向西而後向北流,一向流入大禹所疏導過的積石山。
【譯文】
【譯文】
流黃酆氏國,邊境有周遭三百裡大小。有門路通向四方,中間有一座大山。流黃酆氏國在後稷葬地的西麵。
開通神獸的南麵有種樹鳥,長著六個腦袋;那邊另有蛟龍、蝮、蛇、長尾猿、豹子、鳥秩樹,在水池四周環抱著樹木而顯得華麗;那邊另有誦鳥、鳥、視肉怪獸。
①距:通“拒”。順從。
①鄉:通“向”。
後稷的葬地,有青山綠水環抱著它。後稷葬地在氐人國的西麵。
【註釋】
①仞:當代的八尺為一仞。②尋:當代的八尺為一尋。③檻:窗戶下或長廊旁的雕欄。這裡指井欄。
夷人國在東胡國的東麵。
開通神獸的西麵有鳳凰、鸞鳥棲息,都各自纏繞著蛇踩踏著蛇,胸前另有紅色的蛇。
【譯文】
【譯文】
【譯文】
流沙的發源地在鐘山,向西活動再朝南流過崑崙山,持續向西南流入大海,直到黑水山。
【註釋】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畢方鳥東。
【原文】
【原文】
【原文】
【註釋】
【譯文】
①貳負神:神話傳說中的天神,模樣是人的臉麵、蛇的身子。②窫窳:也是傳說中的天神,本來的模樣是人的臉麵、蛇的身子,後被貳負及其臣子殺死而化成龍頭、野貓身,並且吃人。③梏:當代木製的手銬。這裡是械繫、拘禁的意義。④桎:當代拘繫罪人兩腳的刑具。
【註釋】
【譯文】
【譯文】
①流沙:沙子和水一起活動的一種天然征象。②虛:大丘。即指山。
【原文】
【譯文】
【原文】
【譯文】
【原文】
開通神獸的東麵有巫師神醫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他們圍在窫窳的屍身四周,都手捧不死藥來抵當暮氣而要使他重生。這位窫窳,是蛇的身子人的麵孔,被貳負和他的臣子危合股殺死的。
【譯文】
夷人在東胡東。
開通西有鳳凰、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