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_第18章 中山經(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又東北二百裡,曰宜諸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洈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漳,此中多白玉。

【原文】

再向東北一百裡,是大堯山,在山裡的樹木中以鬆樹和柏樹居多,又有浩繁的梓樹和桑樹,另有很多機木樹,這裡的草大多是叢生的小竹子,而野獸以豹子、老虎、羚羊、最多。

【譯文】

又東北一百裡,曰美山,其獸多兕牛,多閭麈,多豕鹿,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

【原文】

再向東三十五裡,是敏山。山上發展著一種樹木,形狀與牡荊類似,開紅色花朵而結紅色果實,叫作葪柏,吃了它的果實就能令人不怕酷寒。敏山南麵還盛產琈玉。

①瑉:一種似玉的美石。

又東二十五裡,曰役山,上多白金,多鐵。役水出焉,北流注於河。

【原文】

【譯文】

【原文】

【原文】

【譯文】

【原文】

【原文】

再向東三十裡,是浮戲山。山中發展著一種樹木,葉子長得像臭椿樹葉而結紅色果實,叫作亢木,人吃了它能夠驅蟲辟邪。汜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黃河。在浮戲山的東麵有一道峽穀,因峽穀裡有很多蛇而取名叫蛇穀,峽穀上麵還多產細辛。

又東南二百裡,曰琴鼓之山,其木多榖柞椒①柘,其上多白瑉,其下多洗石,其獸多豕鹿,多白犀,其鳥多鴆。

【原文】

又東五十裡,曰師每之山,其陽多砥礪,其陰多青雘,其木多柏,多檀,多柘,其草多竹。

【原文】

①杼:杼樹,就是柞樹。

【原文】

【註釋】

又東北三百裡,曰靈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桃李梅杏。

【譯文】

【原文】

又南百二十裡,曰若山,其上多琈之玉,多赭,多邽石,多寓木,多柘。

【註釋】

又東三十裡,曰大之山,其陰多鐵、美玉、青堊。有草焉,其狀如蓍而毛,青華而白實,其名曰,服之不夭,可覺得腹病。

【譯文】

【譯文】

【譯文】

又東北百裡,曰大堯之山,其木多鬆柏,多梓桑,多機①,其草多竹,其獸多豹虎麢。

再向東一百三十裡,是光山,山上到處有碧玉,山下到處流水。神仙計蒙居住在這座山裡,形貌是人的身子而龍的頭,常常在漳水的深淵裡暢遊,出入時必然有旋風急雨相伴隨。

【譯文】

【註釋】

再向東南二百裡,是琴鼓山,這裡的樹木大多是構樹、柞樹、椒樹、柘樹,山上多出產紅色瑉石,山下多出產洗石,這裡的野獸,以野豬、鹿最多,另有很多紅色犀牛,而禽鳥大多是鴆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