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_第13章 東山經(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註釋】

又南三百裡,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鳴自。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江,此中多水玉。

又南三百裡,曰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東流注於食水,此中多活師①。

再向南三百裡,是座泰山,山上盛產玉,山下盛產金。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與普通的豬類似而體內卻有珠子,叫作狪狪,它收回的叫聲便是本身稱呼的讀音。環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江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

又南四百裡,曰姑兒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兒之水出焉,北流注於海,此中多鱤魚。

【註釋】

【註釋】

【譯文】

【原文】

又南水行三百裡,流沙百裡,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石。

【譯文】

再向南三百裡,是座獨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多的是美妙標緻的石頭。末塗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南流入沔水,水中有很多,形狀與黃蛇類似,長著魚一樣的鰭,出入水中時閃閃發光,在哪個處所呈現那裡就會有大水災。

【譯文】

【譯文】

【譯文】

再向南三百裡,是南姑射山,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是河道。

又南三百裡,曰杜父之山,無草木,多水。

再向南三百裡,是杜父山,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流水。

東山經之首,曰樕之山,北臨乾昧。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海。此中多鱅鱅之魚,其狀如犁牛①,其音如彘鳴。

【原文】

再向南三百裡,是盧其山,不發展花草樹木,到處是沙子石頭。沙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涔水,水中有很多鵜鶘,長得像普通的鴛鴦卻長著人一樣的腳,收回的叫聲便是它本身稱呼的讀音,在哪個國度呈現哪個國度裡就會有水土工程的勞役。

再向南行三百裡水路,顛末一百裡流沙,是北姑射山,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石頭。

又南五百裡,曰鳧麗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侄,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①活師:又叫活東,蝌蚪的彆號,是青蛙、蛤蟆、娃娃魚等兩棲植物的幼體,頭又圓又大而尾巴藐小,泅水於水中。

又南五百裡,曰緱氏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東流注於沙澤。

【原文】

【原文】

再向南三百八十裡,是座姑射山,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流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