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_第11章 北山經(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又東北二百裡,曰軒轅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竹。有鳥焉,其狀如梟而白首,其名曰黃鳥,其鳴自,食之不妒。

再向東二百裡,是座京山,盛產美玉,到處有漆樹,遍山是竹林,這座山的南麵出產黃銅,山北麵出產玄色磨刀石。高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譯文】

【譯文】

又東南三百二十裡,曰平山。平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美玉。

再向北一百裡,是座王屋山,這裡到處是石頭。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北流入泰澤。

【譯文】

【譯文】

東三百裡,曰沮洳之山,無草木,有金玉。濝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譯文】

又東三百裡,曰彭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於床水,此中多肥遺之蛇。

【註釋】

又東二百裡,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①。高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原文】

又東北三百裡,曰教山,其上多玉而無石。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是水冬乾而夏流,實惟乾河。此中有兩山。是山也,廣員三百步,其名曰發丸之山①,其上有金玉。

【原文】

又北百裡,曰題首之山,有玉焉,多石,無水。

再向北一百裡,是座題首山,這裡出產玉,也有很多石頭,但冇有水。

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①。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是炎帝②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③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①灂:眼昏花。

①:砥石,就是磨刀石。

①箭:一種較小的竹子,堅固,可做箭矢。

再向北二百裡,是座發鳩山,山上發展著富強的柘樹。山中有一種禽鳥,長得像普通的烏鴉,卻長著花腦袋、白嘴巴、紅爪,叫作精衛,它收回的叫聲就是本身稱呼的讀音。精衛鳥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到東海玩耍,淹死在東海裡冇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鳥,常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

【原文】

【譯文】

再向東北一百二十裡,是座少山,山上出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出產銅。清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濁漳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