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雖繁[1],讀有次[2]:史記一,漢書二。
【解讀】
【註釋】
[1]太祖: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暮年家貧削髮,在皇覺寺為僧。[2]明:國號。[3]號:年號。[4]金陵:南京。
[1]誦:背誦。[2]惟:思慮。[3]朝:早上。[4]斯:這,這裡。[5]夕:早晨。
[1]世祖: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清入關後的第一名天子。[2]膺:接受,受命。[3]景命:天命。[4]靖:安寧,安定。[5]克:能夠。[6]大定:大一統。
【註釋】
【註釋】
【解讀】
【解讀】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當時的東北地區操縱女真各部落之間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間的衝突節製局勢,同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努爾哈赤采取蒙古筆墨為滿語配上字母而發明瞭滿文,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各國賢明汗”,國號“大金”。後努爾哈赤遷都遼陽,興建東都城。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活著期間遷都瀋陽,改國號為“大清”,改元承德,是大清國的建立者和建國天子。厥後清太宗天子愛新覺羅·皇太極俄然無疾而終,其子愛新覺羅·福臨在叔父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幫部下擔當皇位,改元順治,並於順治元年遷都北京,成為清入關後的第一名天子。
唐朝共傳二十位天子,用時將近三百年。後梁的朱溫滅唐以後,江山易主,國度就改掉了。
北方的遼人、金人紛繁建國稱帝,最後蒙前人滅了金、宋兩朝,建立元朝,重又同一了中國。
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叛逆,顛覆元朝,同一天下,建立大明,年號洪武,定都金陵。
明末期間,寺人權勢當道,農夫叛逆風起雲湧,天下大亂。以闖王李自成為首的叛逆兵攻入北京,明朝滅亡。
【註釋】
【解讀】
【譯文】
【解讀】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西漢期間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錄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期間,下至漢武帝期間共3000多年的汗青,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加上《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漢書》,又稱《前漢書》,是東漢期間的汗青學家班固編撰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敘了上起西漢漢高祖元年期間,下至新朝的王莽期間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含紀十二篇,表八篇,誌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先人分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