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綱,字正三,清朝大興縣人。官至內閣學士。精於金石考據,善於書法、詞翰。
【姓氏發源】
崔靈恩,南朝梁東武城人,遍讀五經。著有《毛詩注》《周禮集註》《三禮義宗》。曾任北魏太常博士、國子博士、貴州刺史等。
鬱文博,明朝鬆江(現上海)人。曾官至湖廣副使。以藏書、訂正為樂。人稱“上海鬱氏藏書,頗負盛名”。
翁德廣,宋朝人。淳熙年間,曾任溪縣知縣。朱熹獎飾他不愛赫赫功名,唯愛民如水。
石碏,春秋時衛國大夫。其子石厚與衛莊公之子州籲同行刺桓公,自主為君而不為民所擁,就教父親石碏為君之道。石碏假誘州籲及其子往陳國,通過陳桓公之手殺之,立公子晉為國君。時人皆讚其大義滅親。
宏亮吉,清朝江蘇陽湖(現江蘇常州)人。清朝文學家。繪有《機聲燈影圖》,記念母親的辛苦與教誨。
【名流】
鄧禹,字仲華。曆任大司徒、右將軍、太傅,封高密侯。鄧禹曾助光武帝劉秀顛覆王莽,規複漢朝,功不成滅。
鄧
【名流】
周朝時有小國名叫滑國,被晉國滅後,其子孫遂有以原國名滑為姓。
周昭王庶子食采於翁山(現浙江定海),厥後子孫遂以邑名翁為姓。
春秋時魯國有諸邑,在諸邑仕進拿奉祿的公族大夫後遂以諸為姓的。二源於春秋越王勾踐的後嗣中有叫騶於諸,因反秦有功,受封為閩越王。後至漢朝被漢武帝滅後,厥先人遂以諸為姓。
鄧小平,原名鄧先聖,彆名鄧希賢。四川廣安人。著有《鄧小平文選》《鄧小平文集》等。中國無產階層反動家、政治家、軍事家、交際家,中國共產黨第二代帶領核心人物。他倡導的“鼎新開放”、“一國兩製”的政策理念,竄改了20世紀前期的中國,也影響了天下。
周文王其子有受封於郇,後建郇國,人稱郇伯,其後代子孫遂有將郇改成荀作姓。
龔鼎孳,字孝升,明末安徽合肥人。曆任左都禦史、刑部尚書。博學多聞,善詩能文,與吳偉業、錢謙益齊名,世稱清初江左三大師。
【名流】
周宣王時,賜與有軍功的將士封賞,將程休父封程氏故地程國為國伯,時稱程伯休父,其子孫後遂以封國名程為姓。二源於春秋時,晉國有中行荀氏之子食采於程邑,厥後遂以邑名程為姓。
吉蘭夢,清乾隆年間進士,官至內閣侍讀學士,四庫全書館總閱。被聘請插手清廷停止的“千叟宴”,又前後獲禦賜貂裘金蟒、丹青筆硯等。其著作有《研經堂文集》《研經堂詩集》《丹陽見聞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