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管忠烈祠寺人曉得聖上每逢朔望日需求拈香,早已預備。聖上排駕到忠烈祠,隻見杆上黃幡飄零,兩邊鼓響鐘鳴。聖上來至內殿,陳伴伴緊緊跟從。正麪塑著忠烈寇承禦之像,還是宮妝打扮,倒是站像;兩邊也塑著陪侍的四個配像。天子朝上默祝拈香,雖不下拜,那一番恭敬,也就至誠的很呢。拈香已畢,仰觀金像。唯有陳公公在旁,見泥像麵孔如生,不覺的滴下淚來,又不敢哭,趕緊拭去。誰知聖上早已瞥見,便不肯諦視,反抬頭瞧了瞧佛門寶幡。猛轉頭,見西山牆山花以內筆跡淋漓,心中暗道:“此處卻有何人寫字?”不覺移步近前俯視。老伴伴見聖上抬頭看視,心中也自猜疑:“此字是何人寫的呢?”幸喜字體極大,看的逼真,倒是一首五言絕句詩。寫的是:“忠烈保君王,哀哉杖下亡。芳名垂不朽,博得一爐香。”詞語固然粗鄙,筆氣極其縱橫,並且言簡意深,包含不遺。聖上便問道:“此詩何人所寫?”陳林道:“奴婢不知,待奴婢問來。”回身將管祠的寺人喚來,問此詩的出處。此人聽了,隻嚇得驚奇不止,跪奏道:“奴婢等曉得本日十五,聖上需求親臨。昨日帶領多人細細撣掃,拂去浮塵,各處留意,並未見有此詩句。如何一夜之間,竟有人擅敢題詩呢?奴婢實係不知。”仁宗驀地覺悟,道:“老伴伴,你也不必問了,朕卻明白此事。你看題詩之處,非有出奇的本領之人,再也不能題寫;郭安之死,非有出奇的本領之人,再也不能殺死。據朕想來,題詩的便是殺人的,殺人的就是題詩的。且將輔弼包卿宣來見朕。”
且說何寺人聽了一怔,說:“奴婢瞧都堂為人行事,倒是極好的,並且待你白叟家不錯,如何如許恨他呢?想來都堂是他跟的人不好,把你白叟家鬨寒了心咧!”郭安道:“你小人家不懂的賢人的事理。賢人說:‘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他害了我的叔叔,就如父母普通,我若不報此仇,豈不被人嘲笑呢?我久懷此心,未得其便。現在他既用人蔘作酒,這是天賜其便。”何寺人悄悄想道:“敢則與都堂原有仇隙?怨不得他常常的如有所思呢。但不知如何害法?我且問明白了,再作事理。”便道:“他用人蔘,乃是補氣養神的,你白叟家如何倒說天賜其便呢?”郭安道:“我且問你,我待你如何?”常喜道:“你白叟家是最心疼我的,真是吃虱子落不下大腿,不亞如父子普通,誰不曉得呢!”郭安道:“既如此,我這一宗事也不瞞你。你若能幫著我辦成了,我便另眼對待於你。我們就以為寄父子,你心卜如何呢?”何寺人聽了,暗忖道:“我若不該允,必與彆人商討。當時不但我不能曉得,反叫他記了我的仇了。”便趕緊跪下,道:“你白叟家若不憎嫌,兒子與爹爹叩首。”郭安見他如此,真是樂的了不得,趕緊扶起來,道:“好孩子,真令人可疼,今後需求汲引於你。隻是此事必要周到,千萬不成泄漏。”何寺人道:“那是天然,何用你白叟家叮囑呢。但不知用兒子做甚麼?”郭安道:“我有個漫毒散的方劑,也是當初老太爺在日,與尤奶奶商討的,冇有效著。我卻記下這個方劑。此方最忌的是人蔘。若吃此藥,誤用人蔘,如同火上澆油,不出七天,需求命儘無常。這都是‘八反’裡頭的。現在將此藥放在酒裡請他來吃。他若吃了,歸去再一喝人蔘酒,毒氣相攻,固然不能七日身亡,約莫他豐年紀的人了,也就不能多延光陰,又不露陳跡。你說好不好?”何寺人說:“此事卻用兒子做甚麼呢?”郭安道:“你小人家又不明白了。你想想,跟都堂的哪一個不是鬼靈精兒似的?若請他吃酒,用兩壺斟酒,將來有個好歹,他們必迷惑是酒裡有了毒了,那還了得麼?現在隻用一把壺斟酒,這可就用著你了。”何寺人道:“一個壺裡,如何能裝兩樣酒呢?這個悶殺人咧。”郭安道:“原是呀,為甚麼必得用你呢?你進屋裡去,在博古閣子上,把那把洋鏨填金的銀酒壺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