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在季漢當丞相_第二百三十七章兵分兩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賣官。”

“前些日子子毅不是實施了屯田之法嗎,大可讓這些人在青州屯田,將來收成了糧食,也能上繳府庫,充作軍資。”

“何種名義?”荀彧有些迷惑道。

“數個孝廉的名額,恐怕不敷以調換安設百姓之賦稅。”

徐州北邊的泰山郡,可謂山川縱橫,易守難攻,且對徐州有居高臨下之勢。特彆是其內有一條直通琅琊要地的官道,一旦被人掌控在手中,結果不堪假想。

麵對荀彧提出的題目,張恒悠悠笑道:“安設百姓所需的賦稅,無妨讓徐州世家來出。”

“為何?”劉備皺眉道,“我們不是要剿滅黃巾賊寇嗎,去泰山乾甚麼?”

不過數以百萬計的百姓,又怎能夠全數停止連累,以是當荀彧說出這句話以後,張恒還冇表態,劉備卻先開口道:“文若此言不當,青州黃巾賊雖有罪大惡極之徒,卻大多是衣食無依的百姓,不得已才從賊,須得極力安撫之,又怎能大肆搏鬥!”

漢朝實施的是察舉製,郡國長官每年可舉孝廉一人,不滿二十萬人丁的郡國,則是三年舉一人。一旦被舉為孝廉,便能夠入京參與測驗,授予郎官的職位,這是兩漢以來最正統的退隱體例,足可見孝廉名額的貴重。

荀彧苦笑道:“主私有所不知,這屯田之法當然是好,但第一季播種也是需求糧種的。而在莊稼成熟的這些日子裡,百姓何故為生?”

劉備又向張恒問道:“子毅,此次出兵北上,該由何人領兵?”

聽到領兵人選,張飛總算找到了機遇,趕緊大喊道。

漢朝的統治,向來是皇權不下鄉,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一名諸侯想要快速安定一州之地,就必須得和本地世家朱門合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