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者,青州的黃巾賊寇去歲便流入兗州,泰山郡更是首當其衝,現在已被賊寇所圍。我軍既然出兵,就該除惡務儘。
漢朝實施的是察舉製,郡國長官每年可舉孝廉一人,不滿二十萬人丁的郡國,則是三年舉一人。一旦被舉為孝廉,便能夠入京參與測驗,授予郎官的職位,這是兩漢以來最正統的退隱體例,足可見孝廉名額的貴重。
“我,兄長,我願領兵北上!”
“主公聖明!”荀彧立即拱手獎飾道,“但若此時出兵,府庫中的賦稅底子不敷以安設這些百姓。”
“事在報酬。成與不成,還得當作果。”張恒笑道,“再者,此番北上用兵,也不會持續太久,最多兩個月時候,不管戰果如何,都得結束。”
目睹世人定見達成分歧,劉備當即站起來點頭道:“賦稅之事,便交由子毅去辦。我意已決,出兵北上,討伐青州賊寇!”
一眾文武趕緊起家,神情寂然應道。
“玄德公,此次出兵,無妨兵分兩路。”張恒拱手道,“一起沿琅琊郡北上,直奔北海,剿滅黃巾賊寇以後,便持續向東光複東萊,將半個青州歸入囊中。
“為何?”劉備皺眉道,“我們不是要剿滅黃巾賊寇嗎,去泰山乾甚麼?”
要曉得,這內裡可不乏真正的布衣百姓,或是為生存所迫,或是被裹脅著才插手了黃巾。
眼看世人齊聲反對,張恒一揮袖道:“彆急,我還冇說完。並非賣官,而是售賣孝廉的名額,同時也能摸索出民氣之向背。”
似這等胸懷天下之士,玄德公莫非不該向朝廷保舉?文若放心,隻本年一次罷了。”
這些賦稅,從哪兒出?
前些日子張恒清算州郡,剛好把舉孝廉的權力收歸州府,現在恰好能夠派上用處。
聽張恒解釋了一番後,荀彧才鬆了口氣,卻又皺眉道:“舉孝廉乃是為國取才,理應遴選賢能之士,又豈能私相授受。”
萬事開首難,就算屯田之法能帶來源源不竭的糧食,但第一季的耕作老是需求糧種的,而在第一季莊稼成熟之前,百姓們也是要用飯的。
不過數以百萬計的百姓,又怎能夠全數停止連累,以是當荀彧說出這句話以後,張恒還冇表態,劉備卻先開口道:“文若此言不當,青州黃巾賊雖有罪大惡極之徒,卻大多是衣食無依的百姓,不得已才從賊,須得極力安撫之,又怎能大肆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