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特工皇帝_第173章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待到仨人都直起了身子,劉辯這才向徐庶問道:“智囊要本王在涑水岸邊拖住王邑,此時又封閉已拿下安邑城的動靜,不知有何措置?”

徐庶不肯在此處說出後續的戰略,劉辯心知他定是有些話不好言明,因而也不再問,朝身後跟著的趙雲等人招了動手,大聲喊道:“全軍進城!”

死在涑水岸邊的王邑和當初要將他獻給董卓的朱儁,就是這類臣子中最凸起的代表。

站在郡府大門口,劉辯昂首朝郡府門頭上掛著的“安邑郡”三個大字看了一眼。

在涑水岸邊,劉辯的統統作戰打算幾近都是徐庶在出兵前提前為他做好的,隻要涑水截流與厥後疆場上的一些詳細應對,是劉辯因疆場情勢而臨時做出的佈局。

“百姓們因何如此?”與徐庶並肩在城內街道走著,劉辯扭頭看向那群正燒著黃紙嚎啕大哭的百姓,向徐庶問了一句。

“本來如此!”劉辯點了點頭,一手捧著布帛,另一隻手指著其上的兩行字,向徐庶問道:“像聞喜、猗氏這等不肯投誠之地,該當如何措置?”

要說王邑,也算得上是個非常風雅的人。他不但愛好花草,還喜好讀書、操琴,雖不算是個大儒,稱個小儒卻不為過。

“安邑郡府倒是氣度!”看了一眼門頭上的大字,劉辯對身邊的徐庶小聲說了句話,抬腳走進郡府。

每行小字都是以一處地名開首,前麵綴著此地投誠或回絕投誠的字樣。

“那王邑倒是個懂情味的人!”看著滿園綻放的月季,劉辯扭頭朝一旁的徐庶微微一笑,對他說道:“官府本王倒是進過幾個,後園栽種著花草並不希奇,隻是這前院……”

作為郡製地點,安邑城要比先前劉辯占據的大陽、虞城等城池大了很多,官府也更有氣度一些。至於虎帳,更是能包容下二三十萬雄師駐紮。

書房裡堆放著一本本手抄的文籍,在角落裡也還堆放著很多捲成圓筒狀的竹簡。自從蔡倫發明瞭造紙術,竹簡已是垂垂被紙張代替。但是此時的造紙工藝還是相對有些粗糙,製造紙張的本錢比用絲帛寫字昂貴不了多少。是以竹簡纔沒有完整被紙張代替汗青職位。

與河東軍在涑水岸邊廝殺的幾日裡,楊奉等人老是扣問劉辯何時建議總攻,劉辯也很想立即將已經潰敗了的河東軍拿下,隻是想到徐庶要他用心遲延,纔沒冒然做出定奪。

這些百姓一邊燒黃紙,一邊嚎啕大哭,情狀非常悲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