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幼麟傳_第五十章 力勸法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倘若江陵守將不戰而降,或魏軍尾銜關將軍雄師,讓其兼顧乏術,二者隻消產生其一,則荊州局勢腐敗,再無迴天能夠!”

他眯起眼覷向薑維,卻見薑維舉頭而立,堂堂正正,涓滴不像暗懷鬼胎之輩。並且此人之言,確切高瞻遠矚,不得不察。

法正笑了笑:“陳年舊疾,無妨事的。”他特長帕抹了抹嘴巴,又問:“德衡常日讀些甚麼書?”

“尚書令且看此圖。漢中大戰前後,主公派少將軍(劉封)、孟太守(孟達)取了上庸之地,此地往西是漢中,往東是襄陽,往南是南郡。我國得上庸,則漢中、南郡連成一片,隻需一心對付北麵之敵便是。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薑維所提的這幾人,皆是東州派中的實權人物,在蜀漢朝廷中也是舉足輕重。他這番話公然引得法正哈哈大笑。

法正哈哈大笑起來:“我國雖與東吳結有盟約,但吳候此人,向來有蠶食荊州之誌。前將軍久鎮荊州,焉能不知?故他出征之前,留下數萬精兵,沿長江邊廣立營哨,吳軍但有異動,瞬息便知。”

“不錯,這‘東州’一詞本意為益州以東,也貶指外埠人士。僅從這一字,足可見蜀中世家排外之心尤甚矣。”

薑維又問:“樊城以北便是南陽,乃是中原腹心之地。曹操業已還鎮許都,此番聞得於禁全軍淹冇,定會遣各路兵將馳援。倘若前將軍久攻樊城不下,必當抽調火線兵士,如此,火線空虛之下,東吳豈無可趁之機?倘若吳軍陰取公安、江陵二城,則荊州不複保,關將軍亦將處於進退失據之境矣。”

法正聞言,胸中巨震。

他的目光瞥道薑維,心中忽閃過一個動機:

法正心中一緊,麵前這個少年初來乍到,卻不知為何探聽這等奧妙之事。他收起笑容,反問道:“伯約可知前將軍攻打襄樊的初誌嗎?”

“哦?是哪家的《尚書》?”

薑維道:“但是東州人嗎?”

“既我等皆為東州之人,伯約,德衡,但有閒暇,徑直來餘府上便是。”

“回尚書令,是祖上傳下的《歐陽氏尚書》。”

法正環繞了《尚書》接連問了幾個題目。言歸到學問本身,馬鈞打起精力,都能一一應對。

“草民在家時《詩》、《易》二經均有瀏覽,不過主修《尚書》為主。”

馬鈞忙道不敢。

法正才情敏捷,一封手劄瞬息間揮毫而就。馬鈞接過墨跡未乾的信箋,又是一番戴德戴德。

蜀漢主抓人事的是劉備,但劉備首要賣力初級官員的升遷任命。近似五經博士如許的初級官員,隻需法正保舉,諸葛亮複驗一番便算走完法度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