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幼麟傳_第五十一章 荊襄俊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薑維冷靜察看,隻覺馬謖對數字非常敏感,現在侃侃而談,自傲滿滿,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聰明聰明、才器過人。並且他的坐位最靠近諸葛亮,想來兩人乾係極其親厚。

董允的父親董和,早在劉璋期間就擔負益州太守,眼下任掌中中郎將,相稱於大總管一職,與諸葛亮一道代行大司馬府事,是德高望重的重臣,素得蜀人之心。

建安二十一年,全郡訴訟案件達到三百五十九起;二十二年,達到四百七十八起,乃積年之最。幸虧各郡縣長官均是秉公法律,不偏不倚,陳冗多年的案件得以審理,官方痛苦得以張揚。

董允暴露感激神采,起家拜謝:“如此,門生代受害百姓,先行謝過先生。”

“門生所指,乃是益州治中處置彭羕。此人徒手起家,權力在州人之上,沾沾自喜,行動放肆。其家中奴婢亦是仗勢欺人,以低價大肆采辦百姓良田,還妄言其家主乃是主公親信大臣,使得受害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諸葛亮一襲素服,手持白羽扇,麵帶笑意,高坐於主位。他身側有幾人正坐而論道。亭子一角備有一尊泥爐小壺,有一名專注的男人正在烘焙茶餅,亭中茶香四溢,遠遠便能聞見。

三人左穿右行,來到一方曲徑通幽處。隻見一棵老鬆下,築有一角亭子,亭中盤坐了五人。

劉備入主益州後,任命蔣琬為廣都縣縣長。秦漢官製,人丁超越一萬戶為大縣,長官稱縣令;不敷一萬戶為,長官稱縣長。

馬謖自不必言,他因為失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無疾而終,這是後代口耳相傳的故事。他也是以給後代留下了“剛愎自用”的印象口碑。

誰知等待一會兒後,未曾比及門童,卻見“老熟人”董允一臉笑意,快步而來。

更巧的是,這些人清一色都是荊襄人士。薑維不由暗自點頭,荊州派繫有核心、有乾將,人才濟濟,親熱連合,難怪在劉備歸天後能夠敏捷脫穎而出,主理朝政數十年。

諸葛亮聞言,麵露欣喜:“能曉得‘不易其俗,但收其心’,可見主公所托恰當,此乃越嶲百姓之福也。”

諸葛亮起首開口:

本年劉備稱漢中王後,因為對蔣琬現在的表示非常對勁,大筆一揮,調他入朝廷出任尚書郎一職,眼下算是根紅苗正的後備乾部了。

蔣琬自忖本身幼年成名,既有荊南名流的頭銜,又有仕官的資格,卻隻當了個小縣縣長,自暴自棄之下,開端借酒澆愁。某日,因為當值酗酒,被劉備抓了個現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