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1_第1章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帝召大將軍何進調兵擒馬元義,斬之;次收封諝等一乾人下獄。張角聞知事露,星夜舉兵,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申言於眾曰:“今漢運將終,大賢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承平。”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

時張角賊眾十五萬,植兵五萬,相拒於廣宗,未見勝負。植謂玄德曰:“我今圍賊在此,賊弟張梁、張寶在潁川,與皇甫嵩、朱儁對壘。汝可引本部人馬,我更助汝一千官軍,前去潁川刺探動靜,約期剿捕。”玄德領命,引軍星夜投潁川來。

龔景犒軍畢,鄒靖欲回。玄德曰:“近聞中郎將盧植與賊首張角戰於廣宗,備昔曾師事盧植,欲往助之。”因而鄒靖引軍自回,玄德與關、張引本部五百人投廣宗來。至盧植軍中,入帳見禮,具道來意。盧植大喜,留在帳前聽調。

玄德見皇甫嵩、朱儁,具道盧植之意。嵩曰:“張梁、張寶勢窮力乏,必投廣宗去依張角。

眾賊見程遠誌被斬,皆背叛而走。玄德揮軍追逐,投降者不計其數,大勝而回。劉焉親身驅逐,賞犒軍士。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龔景牒文,言黃巾賊圍城將陷,乞賜救濟。劉焉與玄德商討。玄德曰:“備願往救之。”劉焉令鄒靖將兵五千,同玄德、關、張,投青州來。

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禦溫德殿。方升座,殿角暴風驟起。隻見一條大青蛇,從梁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帝驚倒,擺佈搶救入宮,百官俱奔避。斯須,蛇不見了。俄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建寧四年仲春,洛陽地動;又海水泛溢,本地住民,儘被大浪捲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雞化雄。六月朔,黑氣十餘丈,飛入溫德殿中。

殺到天明,張梁、張寶引敗殘軍士,奪路而走。忽見一彪軍馬,儘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來路。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機謀,多機變。操有叔父,見操浪蕩無度,嘗怒之,言於曹嵩。嵩責操。操忽心生一計,見叔父來,詐倒於地,作中風之狀。叔父驚告嵩,嵩急視之。操故無恙。嵩曰:“叔言汝中風,今已愈乎?”操曰:“兒自來無此病;因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信其言。後叔父但言操過,嵩並不聽。是以,操得儘情放蕩。時人有橋玄者,謂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纔不能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見操,言:“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許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見之,問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問,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操聞言大喜。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初到任,即設五色棒十餘條於縣之四門,有犯禁者,不避豪貴,皆責之。中常侍蹇碩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責之。由是,表裡莫敢犯者,威名頗震。後為頓丘令,因黃巾起,拜為騎都尉,引馬步軍五千,前來潁川助戰。正值張梁、張寶敗走,曹操攔住,大殺一陣,斬首萬餘級,奪得旗幡、金鼓、馬匹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