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_第73章 少婦騙人折風月壯士高興試官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祁太爺毛了,隻得退了堂,將犯人寄監,親身坐轎上第宅轅門麵稟了撫軍。那撫軍聽了備細,曉得鳳鳴岐是馳名的懦夫,此中必有原因。何況苗總兵已死於獄中,抑且萬裡保舉中書的知照已到院,此事也不關緊急。因此叮嚀祁知府從寬辦結。竟將萬裡、鳳鳴岐都開釋,撫院也就回杭州去了。這一場焰騰騰的官事,卻被鳳四老爹一瓢冷水潑息。

不日到了杭州,又換船直到台州,五小我一齊進了城。府差道:“鳳四老爹,家門口恐怕有風聲,官府曉得了,小人吃不起。”鳳四老爹道:“我有事理。”從城外叫了四乘小轎,放下簾子,叫三個差人同萬中書坐著,本身倒在前麵走,一齊到了萬家來。進大門是兩號門麵屋子,二進是兩改三造的小廳。萬中書才入內去,就聞聲內裡有哭聲,一刻,又不哭了。瞬息,內裡備了飯出來。吃了飯,鳳四老爹道:“你們現在不要去。點燈後把承行的叫了來,我就有事理。”差人依著,點燈的時候,悄悄的去會台州府承行的趙勤。趙勤聞聲南京鳳四老爹同了來,吃了一驚,說道:“那是個仗義的豪傑!萬相公怎的相與他的?這個就造化了。”當下即同差人到萬家來。會著,相互竟像老相與普通。鳳四老爹道:“趙師父,隻一樁托你:先著太爺錄過供,供出來的人,你便拖體味。”趙書辦應允了。

萬中書同鳳四老爹登陸,漫步了幾步,瞥見那晚煙漸散,水光裡月色漸明,盤桓了一會,複身上船來安息。隻見下水頭支支查查又搖了一隻劃子來幫著泊。這時船上海員倒也開鋪去睡了,三個差人點起燈來打骨牌。隻要萬中書、鳳四老爹同阿誰絲客人,在船裡推了窗子,憑船玩月。那劃子挨近了來,前頭撐篙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瘦漢;前麵火艙裡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婦人在裡邊拿舵,一眼瞥見船這邊三個男人看月,就掩身下艙裡去了。隔了一會,鳳四老爹同萬中書也都睡了,隻要這絲客人略睡得遲些。

拔山扛鼎之義士,再顯神通;

次日,萬中書乘小肩輿到了府前城隍廟內裡,還是穿了七品公服,戴了紗帽,著了靴,隻是頸子裡卻繫了鏈子。府差繳了牌票,祁太爺立即坐堂。解差趙升固執批,將萬中書解上堂去。祁太爺瞥見紗帽圓領,先吃一驚,又看了批文,有“遵例保舉中書”字樣,又吃了一驚。昂首看那萬裡,卻直立著,未曾跪下。因問道:“你的中書是甚時得的?”萬中書道:“是本年正月內。”祁太爺道:“何故不見知照?”萬中書道:“由閣谘部,由部谘本省巡撫,也須光陰。想目下也該到了。”祁太爺道:“你這中書遲早也是要革的了。”萬中書道:“中書自客歲進京,本年回到南京,並無犯法的事。叨教太公祖,隔省差拿,此中端的是何原因?”祁太爺道:“那苗鎮台疏失了海防,被撫台參拿了,衙門內搜出你的詩箋,上麵一派恭維的話頭,是你被他買囑了做的。現有贓款,你還不知麼?”萬中書道:“這就是冤枉之極了。中書在家的時節,並未會過苗鎮台一麵,如何有詩送他?”祁太爺道:“本府親身看過,長篇累牘,前麵另有你的名姓圖書。當今撫院大人巡海,整駐本府,等著要題結這一案,你還能賴麼?”萬中書道:“中書固然忝列宮牆,詩倒是不會做的。至於名號的圖書,中書向來也冇有。隻要家中住的一個客,上年刻了大大小小幾方送中書,中書就放在書房裡,未曾收出來。就是做詩,也是他會做,恐其是他化名的也未可知。還求太公祖詳察。”祁太爺道:“此人叫甚麼?現在在那邊?”萬中書道:“他姓鳳,叫做鳳鳴岐。現住在中書家裡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